返回第二二一章 就是为了独树一帜(第2/3页)  少年高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切断前线越军的后路,让他们变成瓮中之鳖,进一步扩大战果也不是不可能。”

    郭拙诚前世没有参加过这场战争,但他看过不少有关这方面的书籍,更何况他前世的岳父就是这场战争中的一个高级指挥员。战争的具体细节不清楚,但大的事件还是知道。

    他知道他所属的东线军团一共分为南、北、东、机动四个集团向越南挺进,但南、北两集团的进展都不顺利。特别是郭拙诚现在所属的北集团因为地形复杂,敌情不明而进展缓慢,一线尖刀部队陷入苦战。

    郭拙诚更知道战争初期,南、北两个集团都派出了穿插部队,准备采取向心攻击的方式,合围越南军事重镇——高平省城,结果只有南集团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基本到位,计划一天一夜完成穿插,结果却用了四个昼夜。

    北集团穿插迂回高平敌西侧后的战术企图则完全归于失败。他们不但没有完成穿插任务,而且还因为通信不畅上级命令被误传,让近在咫尺的越852团大摇大摆地从他们身边溜走,千辛万苦饱受折磨的他们最后却被上级通报批评。

    北集团并不是不努力,也不是不辛苦,他们劳师费时,翻越重重大山,克服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打退了无数敌人的阻击,特别是进入天奉大岭更是遭强敌围堵,死伤惨重。

    郭拙诚这段时间一个人默默地分析了好久,最后认为中队除了部队新兵过多、战斗经验不足、情报不准之外,就是指挥员情绪波动太大,战机把握不准造成的:

    开战前,指挥员普遍轻敌,以为越南是小弟,拦在他们面前的越南军队兵力少,面对我士气如虹的中队和强大的火炮轰击,这些小鬼子绝对会逃之夭夭。

    结果战争一爆发,这才发现越军比想象的顽固得多,这些家伙死守不退,加上经过了长年的战争洗礼,战术和个人素质都超过中队,反而导致中队损失惨重。

    正因为如此,导致中方的很多战术企图都无法按时完成,特别是听到其他战区的战果也没有预计中的大,指挥员一下变得异常谨慎起来,过分强调稳打稳扎、步步为营,搞平面推进。

    但是,谨慎没有多久,在上级的严令下,他们又派出尖刀部队强行突破,熟知中队特点的越军则针对性地层层阻击、逐步后退,将战斗的节奏控制在他们的手里。

    如果不是因为中队实在太多,加上其他集团部队虽然不是按时完成穿插但终究进行了穿插行动,迫使越军因担心后路被断而不得不撤退,否则的话,越军很可能会将北集团慢慢消耗得一干二净。

    可以说,真是因为中队指挥官时而轻敌、时而畏敌、时而下令部队疾进、时而下令部队缓行,导致战争初期打得非常不顺利。

    特战队是幸运的,因为指挥员顾忌陈垚、柳援朝等高官的子弟身份,没有将他们第一个派上战场,没有让他们冒死冲锋,使他们安全地渡过了指挥员轻敌的时期。

    郭拙诚现在冒险出击,孤军深入,就是为了打破指挥员现在已经因受挫而变得小心翼翼的做法,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在敌人的后方阮家台闹出一番动静,指挥员们的思想绝对会有所改变,会多少恢复因战局不顺而丧失的信心。

    他这么做更主要的是让他和他的特战队因为独树一帜而赢得军方大佬的注意,只要有人注意,他不愁没有机会往上爬。

    至于他们因为孤军深入会不会被越军包了饺子,所有人担心,唯有郭拙诚不担心。因为他深知这场边境战争的最后结局,也知道越军没有这么好的牙口,中队也不会放任这么一支取得了战功的部队被吃掉。

    只要这里的战斗一打响,中队一定会如鲨鱼见到了血,不顾一切来支援。

    再说,经过这段时间的特战训练,郭拙诚自信他这支部队不是那么容易被歼灭的,只要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