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节 征税(第2/4页)  伐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邓名用的例子就是他刚刚颁布的通行法规:成都城内和郊区,车辆都要靠右行驶,亭士看到逆行的人要予以组织,并监督违规者高声朗诵“靠右行驶”一百遍整。但是邓名就向袁象指出,若是有犯规者是因为儿子生病、急于去找郎中看病的话,亭士有权根据情况先予放行,然后在他办完事后在盯着他朗诵一百遍法规。这就是所谓的执法弹性,也是邓名讲的“法不外人情。”

    但人情不是心情。给袁象讲述执法精神时,邓名就指出,明朝以前执法时,地方官的心情影响很大,就是俗话所说的官断十条路:看到有人急着给儿子看病而违法时,若是心情好就可以帮他抢道,若是心情不好就把他站笼站死。

    刘体纯明显还处于这种按心情处理政务阶段,看你顺眼就免税,看你不顺眼就拿个倾家荡产。在这个时代,这样使用权力是理所当然的,可能也就是邓名和他影响下成都会觉得这是滥用权力。

    意识到彼此间有巨大的观念差异后,邓名就和以往一样主动放弃,他不再尝试干涉刘体纯的行政,只是简单说了几句爱民的光鲜话。

    既然明知不会有什么结果,邓名很快就把话题转到爆破技术上来,问刘体纯可否愿意与他分享新的战术技巧。刚才讨论民政的时候,刘体纯一直眉头紧锁,可一说道爆破他顿时眼睛放光、双眉舒展。刘体纯马上兴致勃勃地带着邓名去看他的爆破小组,并向邓名展示了他的新式装备。

    一开始邓名有些惊讶,对刘体纯的那粗制滥造的装备也不太看好,但刘体纯拍着胸脯保证它的效果,他不但有大量的试验数据,还愿意当场给邓名演示。试验报告表明这确实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而随后的演示也确实没有让邓名失望。

    现在爆破小队已经是刘体纯的心头肉,不过邓名还是从刘体纯手中要走了几个成员,并拿走了刘体纯的几件装备和一些火药——有了这些东西后,邓名就更有把握让张长庚相信自己有掀他屋顶的能力了。

    离开夷陵后,没有多久邓名就抵达江陵,见到了眼下湖广的明军统帅李来亨。

    和刘体纯一样,李来亨同样表示他没有多余的兵力供邓名差遣,他的部队同样需要监视态度暧昧的缙绅,还有一大部分应郝摇旗的要求开赴钟祥。(笔者按,昨天有个读者指出,以前邓名的安排是贺珍负责襄阳,写昨天那节的时候笔者记错了,后面是专门的修补工作)。本来襄阳防区邓名划给了贺珍,但后来郝摇旗和他交换了防区,现在郝摇旗基本把大本营搬到了襄阳,原来的根据地房、竹一带他已经看不上了,只留了很少的留守人员。

    李来亨虽然拿不出多少机动兵力给邓名,不过他愿意向邓名提供一些向导、火药和辅兵支援。对于邓名威胁武汉的计划,李来亨也很赞同,认为这至少可以给张长庚施加压力,迫使钟祥一带的清军返回武汉。

    “归根到底,张长庚还是投鞑子的贼,”之前的交易让李来亨对张长庚的印象一度变得不错,但随着两军之间的气氛日渐紧张,李来亨对张长庚的敌意又重新浓重起来:“还有那个周培公,也是鞑子的走狗。”

    “哦?”邓名见李来亨满脸的气愤,对他的态度变化如此之快有些不解,上次周培公来谈判时邓名记得他还送过李来亨私人礼品。

    “周培公这贼最近深得张长庚信任,他主持了对汉阳城的加固工作,虽然具体手段我没有完全打探清楚,但有不少都是针对我军爆破手段的。”李来亨并不知道邓名和周培公的那番交谈,在他看来,周培公一定是利用谈判窥探到了明军的攻城手段:“昨天我刚刚收到报告,张长庚最近又组织了几场劝捐诗会,周培公在其中上窜下跳的,拼命劝说武昌周围的缙绅出钱、出粮,好让清军能聚集更强大的兵力来打我们!”

    “周培公?”邓名听得有些迷糊:“如果我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