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节 润滑(第4/5页)  伐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李来亨,在张煌言看来无异是在玩火。李来亨本来就实力强劲,在闯营中有号召力,如果李来亨的实力膨胀得太快,独占大批功劳和缴获的话,张煌言担心会导致闯营出现新的领导核心,对明廷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嗯,”邓名点点头,小心地解释道:“现在虏廷的气焰十分嚣张,虎帅还是服从节制的,如果赏罚不当怕会让将士们寒心。”

    “临国公人称小老虎,他也自称虎帅,显然是没忘记他的父亲是一只虎。所谓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闯贼、西贼反复无常,最不可信,提督可不要因为他们现在显出一副温顺的样子就大意了。”张煌言见邓名对闯营麻痹大意,心中非常担忧。几天前来到营前时,张煌言就曾因为李来亨的身份而忐忑不安,对报出姓名后将受到什么样的待遇也全无把握:“提督万万不可忘了烈皇之恨。”

    “尚书所言极是。”见张煌言满面焦急,邓名马上设法让他宽心:“李将军也和我说起过这件事,他深恨不知道自己亲生父母的姓名,偶尔听见有人说起,就惭愧得无地自容。李将军还和我说,将来他无论立下多大的功勋,别人也会首先想到他是叛逆之后,他的子子孙孙永远也摆脱不了这个贼名……”

    张煌言听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些同情之色:“唉,临国公本来也应该是好人家的孩子,父母双亡,不得不认了一只虎为义父,也是苦命的人啊。”

    讨论完李来亨的身世问题,张煌言又说起安庆的两万浙兵和他们的家属。对于邓名坐视李来亨实力膨胀一事,张煌言是相当有意见的;但把自己的人马交给邓名和文安之,张煌言却全不介意,表示事情就这么定了,这些人应该跟着邓名返回去,以增强文安之的实力。张煌言说道:“军队都是朝廷所用,又不是张某的私人财物,只要能对国家有利,哪里会有舍不得一说?”

    只是张煌言再次强调道:“这些人一定要交到成都的杨帅手中,兵权还是要握在我们自己人手里才好。”

    从张煌言的营帐离开后,邓名又前往李来亨的营中,讨论继续从南京讨要粮饷的事务。

    得知邓名要把兵权交还给张煌言后,李来亨也是大吃一惊:“提督带着这些人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才连获三次大捷,张尚书没有尺寸之功,凭什么把人马拿回去?”

    邓名想到,要是李来亨知道这个主意是由邓名首先提出的,恐怕会更生气,也许连教官也不肯派了。邓名只好解释道:“张尚书奋力抗虏已经有十几年了,我只恨自己没有更多的力量,没有办法帮着他把军队练得更强些。这些人马如果能对他有帮助,让他能够在浙东继续把义旗打下去,我又怎么会舍不得呢?”

    李来亨依旧反对,找出了不少理由试图说服邓名收回兵权。

    邓名问道:“虎帅是不是对张尚书有什么成见?”

    “不是我对张尚书有成见,是张尚书对我有成见。”李来亨也不隐瞒,立刻告诉邓名,经过这两天的观察,他深信张煌言没把闯营将士当成自己人看,还带着一副戒备敌人的模样。

    “绝无此事,”邓名断然否认:“张尚书对虎帅是非常尊敬的。”

    “是吗?”李来亨将信将疑地说道:“我怎么感觉不出来?”

    “千真万确。就在今天,刚才我和张尚书说话的时候,张尚书还谈起了虎帅,还有虎帅的先翁。”邓名这句话倒是不假,但接下来就是彻底的编造了:“张尚书说,他久闻虎帅的先翁治军有方,所过之处秋毫无犯。这次他带着浙军从舟山出来,下令将士不得骚扰沿途的百姓,他订这个规矩时,心里想着的正是岳王和令尊。”

    “哪里,哪里,先父如何能和岳王相比。”李来亨嘴上谦虚不已,但眉宇间已经满是笑意。

    “张尚书还说,大家只有团结一致,才能驱逐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