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第1/5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郑朗不怎么关心王则,一个神棍,有什么值得可怕的,倒是后世那个民族英雄,稍有些麻烦,也仅是稍有些麻烦,最麻烦的还是梅山蛮与夔州土豪。他做着在枢密院最关健的一步。

    裁兵!

    但在裁兵的开始,却是增兵。

    想给之,先予之,夫子说的话。

    来到特务营,问了王勇,西夏那边应当不久就要发生大变。不过河曲之战的推迟,他也不大敢确定。并且心中还喜欢,如果一切继续按照历史走向发展下去,自己做的努力等于没有作用。

    因此王嵩呆在西北,没有回来。

    王勇迎了出来。

    王嵩离开后,特务营训练稍松一松,毕竟王勇没有王嵩那么邪。

    郑朗问道:“人选有没有挑好?”

    “人挑好了,不知道行不行?”王勇怯怯地答道。他对南方同样不懂,就包括狄青南方一行,派了两个熟悉南方的兵士过来指导。但所熟悉的也仅是熟蛮地区,生蛮地区,即便是朝廷的官兵,同样是生人勿近。

    “将他们交给我吧。”

    郑朗说完,将这一百人带走,但没有直接塞到南方,而是让樊家利用各种关系,进入各个商贾店铺里做伙计,学习粗浅的经营,察颜观色本事。最少要琢磨一个多月后,也就是二月开始,才能将他们放出去。然后利用小商贩的名义,潜入到南方各处。

    消息很快让赵祯得知,他不解地来到枢密院,问:“郑卿,你打算派一百密探进入南方?”

    “是啊。”

    “是一百人?”

    “是。”

    “为什么比去西夏的更多?”

    “南方地域更广大,不得不如此。”

    “但南方……”

    郑朗明白赵祯的疑虑。

    宋朝国情颇类似后世,越来越偏软,越软野心家便越多,之所以不顾侬智高背景如何。杀的是什么人,甚至将狄青抹黑成走狗,夸张狄青带五十万人灭侬智高,宋朝有这个庞大的后勤能力将五十万人从京城送到岭南去么?实际这就是壮独。看到国家越来越软,觉得有机会可趁,梦想着恢复南天国,刻意颠倒黑白,一些不明真相,喜欢推翻为己任的人推波助澜造成的。对后世的恩怨,郑朗不大管。

    他只关注宋朝。

    根源是赵匡胤兄弟。他们家是小官宦家庭,看到五代替更,自家是小官宦世家,也随时有生命危险,因此痛恨这种武将把持朝政,为所欲为的状况。包括开边,想要开边,必须驻兵。一驻兵武将就容易专权。

    所以赵匡胤对着大渡河一挥金斧,俺不要了,要了朝廷不得利。相反是拖累朝廷,拖累中原百姓,这也是必然的,以宋朝落后的生产条件,即便郑朗现在将湘西、云贵夺下,不是为朝廷得利,而是在替朝廷增加麻烦。第二便是不给武将专兵的机会。

    这是核心思想。

    那么对这些各部族,宋朝用什么政策来管理?

    一是经济,二是册封。

    这个经济不是指从他们身上剥削,而且将钱变着法子送给他们。花钱买安。

    具体做法便是榷场与茶马,不是全部用茶叶来换马匹,后人常说宋朝少马,不得不从南方换马。这是不懂行人的说法,南马换回来,有什么作用?不耐寒。跑得不快,没有爆发力,马又瘦又小,缺少冲撞力。这样的马能上战场对抗契丹马与西夏马吗?

    相反的,因为马贵茶践,朝廷不但付出茶叶,还有绢帛与铜钱,可是戎人得钱,全部悉销为器,而宋朝内部缺因为少钱,闹钱荒,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

    实际郑朗对这种政策十分反感。

    不是马换回来结束了,一路上的护送,以后的饲养,还会浪费更多的钱帛。不如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