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九章 天都石窟(上)(第1/5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书海阁 >-~

    中军徐徐来到没烟前峡,这里地形十分险恶。

    后面是葫芦川,南边是镇戎寨,以及须弥山,在须弥山那一端还有一条更险恶的道路,那是石门峡,也就是百姓嘴中的没烟南峡,而没烟前峡,又被称为北峡。

    向北便渐渐深入西夏人境内,向西便是天都山。

    以前一直没有人注意。

    郑朗提出后,老种马上看出这里的战略地位,曾建议于此筑城。

    郑朗否决,其他三路不配合,仅自己一个泾原路于此筑城,也就要以一路兵力与西夏举国兵力死磕,只要筑城,元昊必须得死磕,会产生什么样结果?

    老种叹惜一声。

    也无奈,只能同意郑朗的做法,压缩空间,最大限度消耗西夏的国力与兵力。

    但此刻,陆续有很多百姓从北方而来,在将士带领下,奔向南方。

    这次开了一朵花,宋军软硬兼逼,使得天圣寨北面的诸寨,再次大规模向渭州南迁。

    但郑朗并没有对他们真的动手。

    民族政策,还得以安抚为主,比如灭蕃等三个羌族,最后也归顺宋朝。

    能拉拢是最好的,一旦开始仇杀,这是真正的边民,离西夏境内咫尺之遥,会随时潜入西夏境内。因为仇恨,将会成为西夏人的死忠,成为西夏的折家军。

    使用暴力,只有到万不得己的时候。

    就象元昊屠丰州城,结果是很可怕的,自此以后,府麟路活下来的百姓,他休想再招揽。

    想到这里,低声对身边侍卫吩咐一句。侍卫下去传令各军,只要这些百姓进入天圣寨后,勿必要对他们善待之。

    军队再次扎营。

    天色将暮,满川黄草,梁上一片血色。

    远处地平线上出现一批人马。

    到了近前,范纯祐翻身下马。自今年准备来西北,郑朗将几个学生全部打发出去,王安石留在江宁。从前年起他父亲王益身体就一直不大好。于是让他留在江宁服侍父亲。严荣留在京城,范氏兄弟还给了他父亲。

    反正我也在前线,大家彼此彼此,你们还是回父亲身边,雯雯他德操的薰陶吧。

    事实范纯祐去了范仲淹身边。替范仲淹做了许多事,成了范仲淹重要的帮手。但与历史吻合,为了替父亲分扰解难,留在西北,没有去参加解试。

    但范纯祐对郑朗还是十分敬重的。

    这些年不但跟着郑朗学了许多儒家的学问,还学了做人。做官,躬身说道:“见过郑大夫。”

    “我听说你也在细腰城?”

    “嗯。”

    “怎么……?”

    “是听到郑大夫亲自来到天圣寨,又出大军于没烟峡,于是我赶了过来。”

    “是你父亲对你说的?”

    “是。”

    郑朗一乐,自己这么大动静,范仲淹多半心中也猜出一些。

    还是没有指望范仲淹,军事理念不一样。说了,范仲淹也未必出兵配合。就是配合。也有限,离府麟路更近,元昊一旦回兵,范仲淹的援兵首当其冲,自己还会为其分心。

    可是对这个曾经的学生态度很好奇,问:“范大郎,我若出军主动进攻西夏,你是怎么看的?”

    “郑大夫,果然想要攻打西夏?”

    “难道你不赞成。”

    “我也不知……道,”范纯祐嚅嚅道,又说:“郑大夫,务必要小心。”

    “我做事一直很小心,”郑朗道。

    赵珣要求他带队发起第一战,郑朗便给了他一张纸条。第一战攻击为辅,吸引敌人前来埋伏圈为主。不但要攻击敌人,还要掳一批人过来,于是派斥候仔细地察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