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七章 君子,君王是儿子(四)(第1/5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七章  君子,君王是儿子(四)

    郑朗脑海里还有一些砖家对此战西夏失利的评论与叹息。大大的民族英雄,打成这样,怎么能不让人伤心!

    其实元昊这样打,是狗粪!

    两千多里的防线,对于宋朝来说是漫长的,但对于西夏来说,同样是漫长的。

    史上范仲淹、张观与庞籍十月初才兼赴三路,身为各路部署兼本路马步军部署经略安抚沿边招讨使。然而府麟路战役一直持续到腊月才结束,两个月时间,四路长官皆没有作为。

    若是范仲淹有作为,与庞籍做一个小配合,西夏人的盐州、洪州、宥州就能被攻陷,若是张观有作为,整个天都山、韦州城、鸣沙城,甚至灵州都在宋军攻击范围之中。若是庞籍有作为,战到最后,元昊数次惨败,再来一支生力军,元昊能将十几万军队带回三分之一,那就谢天谢地。

    此时陕西缘边各路,非是彼时各路,每一人手中皆握有无数大军。

    定川砦之战,几人再次犯下错误。

    这一战持续时间短,然而斥候消息会有多快?庞籍至少能腾出二十天以上的时间,从容乘元昊将主力军队带向南方时,与府麟路的折家军联手,向银州与石州发起进攻,甚至可以渡过无定河,向夏州发起一次象样的进攻。

    也许说他们是文臣,军事修养差了,想不到这一战略来解释。

    但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中国官员的一些缺点。

    多数时候内战是龙,外战是虫,消极防御,苟安求和。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明哲保身。

    一人是龙,三人是虫,不知道配合,各自为战。

    除张观外,其余几人算是好的,但能找到三个缺点中的一个或者两个。这才让元昊这种猪一样的打法,居然每一次得逞。

    可是此次不会,一张巨大的蛛网已经渐渐拉开。

    ……

    郑朗密切关注着府麟路的战事。

    接到斥候禀报后,一颗心才安定下来。

    只要张亢去了府麟路,那么此次大捷便有了。

    在这之前,也发生一些零碎的战斗,灭藏三族看到宋军在筑细腰城,感到危机来临,纠集三族壮丁,反扑细腰城工地,但失去了西夏人支持,他们又算什么?

    连续进攻三次,丢下几百具尸体,败了回去。

    与郑朗无关,是在范仲淹境内,由蒋偕指挥的反击战。

    但没有想到他让何俨去岚州察看府麟路战事,让一人产生不快。

    在岚州境内,非是在太原,似乎与杨偕无关。可是杨偕产生联想。

    你在泾原路,也不是在延鄜路与太原,府麟路发生的战事,关你屁事。

    他心中又有鬼,认为郑朗是刻意派人来岚州察看情况,想针对自己,于是先发制人。

    上了一篇奏折,弹劾郑朗市易法。

    屯田没有说,范仲淹在做,庞籍也在做,形式不同,但性质差不多。无奈,从江南将粮食调动到陕西,路途太远,损耗太大,朝廷财政吃不消,最好从当地解决。

    不但要吃的,士兵为了御寒,还要喝酒。这个酒不是水酿成的,也要粮食酿造。

    有谁敢不让士兵吃酒,有的大臣本人就有很好的酒量。自己在吃酒,不让手下吃酒?

    专门弹劾市易。

    事实若不是因为战事危急,想找市易法麻烦真的容易。

    首先他说了桑弘羊,桑弘羊改革要旨便是盐铁、平准、均输。这次改革,甚至不及王安石,名义是不敛于民,实际是变相的敛赋于民,于商,于大户权贵。

    好处便是汉武帝穷兵黜武,国家空虚,因为桑弘羊的改革,使国家顺利渡过危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