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十五章 宣战(第1/5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十五章 宣战

    本人读书向来博而不精,各家经义是读而不深,书中涉及儒佛,一家之言,是小说,望各位勿究。

    ==============================

    这次渡湖不及达摩那一次。

    风浪不能算,论宽度西湖的宽度比达摩渡江的江面更宽,若起风之时,长江风大浪急,西湖浪也不小,传说中达摩一苇渡江也没有提及风急浪高。若不起风,西湖风平浪静,长江同样风平浪静。

    但达摩所用的仅是一苇,而不是面积更大的荷叶,似乎传说中达摩更没有用桨划。

    可真有区别吗?

    用一苇站在水面上与一个荷叶站在水面上有什么区别?有没有拿桨又有何区别?况且达摩一苇渡江只是一个传说,又有多少人见证?

    秋天已至,湖面有雾,月色朦胧,雾气弥漫,一道浓雾渐渐的罩在离岸已有七八十步远郑朗身上,似乎郑朗是一个神仙屹立在水面。有迷信糊涂的人,已经跪下去。

    韩琦与王拱辰快要急疯了,调过头看崔娴与江杏儿,还有郑朗的几个学生,一个个笑嘻嘻的,不但现在几个学生,连吕公著与司马光也特地赶来,显然他们全部知道内幕,韩琦冲范纯仁手招了招,范纯仁走过来恭敬地问:“韩知谏,有何吩咐?”

    韩琦低声问道:“你老师是怎么做到的?”

    范纯仁岁数最小,应当比较好问。但范纯仁拼命的摇头,韩琦又低声说:“我与你父亲关系一直很良好,是你的长辈。”

    富弼忍不住道:“韩知谏,人家只是一个小孩子,他不知道也无法告诉你,知道了也无法告诉你。”

    知道也不能说。

    之所以如此,是为了对付佛教一些不好的行为,其实也等于是在出法,让佛教子弟破法,不破此法,无形中未辨之始,便输了一筹。也许会说,但内情只能有几个人知道,不会有很多人。

    与太平州那次问鬼不同,案件揭开,就不需要了,佛家占地侵地危害很大,又不能来硬的,这场斗争很漫长,不分出胜负,真相永远不能让所有人得知。

    你韩琦也不行。

    但这是怎么一回事?韩琦不由又要抓耳挠腮。

    忽然南屏山上传出三声钟响。

    许多杭州本地人立即听出这是雷峰塔后净慈寺的钟声。

    净慈寺的大和尚无奈,刚刚才来的一群衙役,不管三七二十一,拼命的敲门,敲开门后,直闯钟阁,将钟阁霸占,这时寺里的大和尚也听到郑朗要渡湖的消息,心中皆不是滋味。

    虽是神奇,但人家矛头直指杭州所有佛寺。

    衙役撞了三声钟后,离开了,寺里的大和尚一起也惊起来,来到湖边观看。

    郑朗忽然在湖中定住,一群大和尚隐约看到后,差一点晕死,这个知府越会装神弄鬼,越对他们没利,可这是怎么一回事?都在想原因,也不会真的认为佛法普照,毕竟郑朗在太平州有过一回问鬼的事迹。但更知道许多百姓未必这样认为,这才是最糟糕的事。

    造成这样的轰动,郑朗不会不利用,简单渡过去,岂不太可惜,为了这一次成功,自己差不多喝了一千口的西湖水,因此停下来,朗声道:“善知识,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或有众生于阛阓处。要人擎物。我先为擎。至其所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现在世时。世多饥荒。我为负人。无问远近。唯取一钱。或有车牛被于。泥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