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二章 斗法(二)(第1/5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二章  斗法(二)

    郑宅比以前更大,不是因为母亲,家中人口越多,原来宅子住得太挤,于是又将边上的民宅买下来,花了一百缗钱,两宅打通,中间隔了一个拱门,又得了十间房,才勉强住下。

    书房还在前面,难得的清闲时光,郑朗与四个学生一起坐下来读书。

    司马光忽然说道:“郑大夫,还是不妥。”

    “什么不妥?”

    “灾民不可能送回去的,朝廷补救之策无非是给钱帛,一旦给了钱帛,关注的人更多,这么多灾民,不可能全部能顺利安排下去……”

    一出问题,那么老账新账一下清算,什么功绩都抹平了。

    “竭力吧,”郑朗淡淡道。

    他心中也没有想出什么好主意,也是他将事情闹大的原因。不闹,一干人会以为自己逆来顺受,那么事情走向真会如司马光所料。又说道:“这也是我朝弊端之一,我见过几个知州,座师刘知州、高知州以及泰山崔知州,前知州王知州,等等,皆似碌碌无为之辈,但真是碌碌无为?正是如此,才不敢有大作为,一有必然产生纷争,非有功,而成有过之举。我假如只兴修两圩,是政绩。修八圩,拓港口,未必是政绩。”

    不是功高震主,是功高震臣。

    气得不行,说话还是很偏激。嫉妒功绩的大臣会有,可到了王曾与吕夷简、宋绶、杜衍与蔡齐这等地位,值得他们嫉妒吗?功绩的神马,在他们眼中早成为一朵浮云。除非郑朗真的将幽云十六州与灵夏收回来,那么诸位大佬才一起会震惊。

    两封信几乎不约而同地到了京城。

    郑朗的小心眼,根本瞒不了吕夷简,一看信就知道郑朗想要东西了,钱或者帛或者粮。笑了一笑,原来如此,差一点让我也以为你真是什么天上的星星下凡的。

    与几位相公商议,宋绶有些失望,道:“他也没有办法……”

    这个话很不对的,郑朗有能力将手中所有资源最大限度挤出来,并且更好的发挥,不仅是学问,也有后世的经验,但绝对不会点石成金。

    王曾想一下,问:“如今之计怎么办?此事不能拖下去,马上灾民到了太平州。”

    王随问道:“他准备要多少钱帛?”

    吕夷简道:“不急,灾民到了,我们不提出来,他也要提出来。”

    王曾没有作声,可几个大佬皆会意,现在提出来,郑家子会大张口的,不能按照郑朗那种算法,那要多少钱帛?五十万缗钱是基数,一百万也不是不可能。

    有一百万缗钱,朝廷自己早就解决了,何必等你来处理?

    但真有了一百万缗钱,放在朝廷只能说勉强解决。放在太平州,不用一些手段,将一百万缗钱效果放大,会给郑朗带来更大的风波。呆板的用钱,一百万缗钱在太平州还是不够!

    暂时压了下去。

    王昭明的奏折却直接递到宫中,赵祯看后,莫明其妙,这都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满朝大臣合计着算计朕,算计着太平州,大怒,将几个宰相以及其他的一些重臣召进宫内。

    开始询问。

    吕夷简说了四个字:“祖宗法制。”

    四个字就让赵祯不能说话。

    但是几万灾民眼看就要到了太平州,耽搁不得,于是动用快马,非是小青,写了一份旨书,给郑朗,非是你所想的那样,祖宗法制。

    赵匡胤兄弟留下一些规矩,不杀柴家后人,言者无罪,不杀士大夫,这是最主要的祖宗诏命,还有其他的一些,比如对权利进行层掣肘,不仅是军权,还有相权、臣权,包括太宗的权利,甚至皇帝的权利。

    皇权也要进行着约束,若是一封诏书,从知制诰到中书,有一环不通过,这份诏书也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