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8章 杀粮官背后(第2/2页)  郭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样一来,利用粮官,借粮官人头这件事,除了拖延时间以外,还能起到任何作用?不仅没有起到有益的效果,甚至还产生了副作用,因为不但让士兵挨饿了,让士兵心里不高兴了,而且在士兵挨饿的这段时间,根本就没有任何有效的进攻,那不是在白白浪费粮食是什么?!所以还不如让士兵吃饱了饭,继续坚持攻城呢。

    莫非这城池还有某种特殊的设定,只要坚持了多长时间,不管进展如何,直接就破了?风化了咩?

    至于像演义中说的那样,曹操在杀了粮官,解了兵怨之后,次日,就传令各营将领:“如三日内不并力破城,皆斩!”然后,操亲自至城下,督诸军搬土运石,填壕塞堑。城上矢石如雨,有两员裨将畏避而回,操掣剑亲斩于城下,遂自下马接土填坑。于是大小将士无不向前,军威大振。城上抵敌不住,曹兵争先上城,斩关落锁,大队拥入……最终,李丰、陈纪、乐就、梁刚都被生擒,于市前斩首,这场战争也就这么打赢了。

    看到这里,有什么感受?我了个去,绝对跟郭嘉想的一样,曹操最终的胜利,跟斩粮官有个毛的关系啊!曹操杀了粮官,用原话来讲,也只是“众怨始解”而已。真正振奋军心的,是曹操规定了三日时限,并且亲自上战场督战,接土填坑,这才军威大振,打赢了这场仗!绝对不是因为什么杀粮官这种原因。既然如此的话,曹操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这样做呢?为什么还要拐那么一个弯,去借什么粮官的人头呢?这不仅会让曹操背负骂名,还会把战争的风险加大了许多。在粮草不足的情况下,越坚持到最后,越是危险啊。难道曹操研究的是心理学,先激起民愤,然后突然杀了替死鬼,让已经被激起的民愤无法爆发,于是只能转向敌人了?且不说这种事情到底靠不靠谱,曹操就不怕弄巧成拙吗?

    所以郭嘉一直都想错了方向,曹操真正胜利的原因,不是杀粮官那么简单,曹操利用粮官拖延时间,一定有特殊的用意,这才是重点。是挺过了这几天援兵就会到?挺过了这几天粮草就会来?还是挺过了这几天,敌人会先一步崩溃?(未完待续……)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