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21 章(第1/4页)  逍遥灵帝传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请媒人为她择婿;虽然何仙姑出落得鲜花一样漂亮,但因本事太大,竟然没有谁家敢娶。

    何母忧心忡忡,何仙姑却若无其事,整天出入山野乡村,忙着给人采yào治病,过得十分充实。

    一天,何仙姑进入云母山密林深处采yào,遇到两位神奇的人。

    他们中有一个瘸腿的老汉,手拄铁拐,身背硕大的酒葫芦,衣衫褴褛,形似乞丐;而另一个穿一身整洁的蓝布衫,手持yào锄,肩背yào筐,神态甚是俊逸。

    这两人在何仙姑前面不远的地方,一搭一唱,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竟腾空而去,倏忽不见踪影。这两人,是八仙中的铁拐李和蓝采和。

    何仙姑留意着他们的样子,念叨着偷学的口诀,居然也能像他们一样,凌风驾云,飞越山谷。

    从此以后,她常常一人悄悄来到深山中修练,身法越来越熟练,也越来越能飞得远。

    她利用这种功夫,时常飞到遥远的大山中,朝去暮回,带回一些奇异的山果给家人品尝。家人吃了,觉得香甜可口,精神倍增,但终究不知是何种果实。

    见她每日早出晚归,何母心生疑虑,盘问她到何处去干何事了。何仙姑拗不过母亲,就说每日往名山仙境,与仙佛谈论佛道去了。

    渐渐地,何仙姑通晓佛道的消息又传开了。武则天听说后,派使者前往零陵,备妥銮舆,召请何仙姑前往东都洛阳论佛道。

    众官员与何仙姑,一同跋山涉水,来到洛阳城外。在等船渡洛水时,众人突然不见了何仙姑的踪影。使臣大起恐慌,连忙命人四处寻找,却没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众人吓得坐在洛河边发呆,薄暮时分,何仙姑翩然凌空而降,不急不忙地告诉使者:“我已前往禁宫见过了天后,你们可以回朝复命了。”

    使臣将信将疑地回到洛阳宫中,一打听,果然何仙姑当天已经来拜见过武后,并和她在宫中作了半日长谈,使臣们为之惊讶不已。

    据说,何仙姑在宫中与武后大谈长生不老之术,并且劝说武后,要长寿首先要做到寡yù,摒绝声色,看破名利;其次则要多行善事,须扼制酷刑,严禁诬枉,施行仁政,修德积福。

    同时,她还论及治国安邦之道,务必要亲贤臣远小人,万万不能以异姓人为皇嗣。

    她所言及的内容,竟是对武后十分有针对xìng的。

    武后是个聪明人,何仙姑一番入情入理的话,她听在心里后,也渐渐地付诸行动。

    不久,来俊臣等一班酷吏,受法遭诛。接着,重用贤臣狄仁杰。

    至于皇嗣一事,武后本想立侄子武承嗣为太子;在狄仁杰的忠谏下,她遵循了何仙姑的告诫,放弃了立异姓的初衷。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七百三十五章 得道成仙

    至于清心寡yù、摒绝声色、看破名利等项,已经沉溺于各种yù望之中的武则天,却始终无法做到,所谓到了迷途难返的地步。

    武则天为着酬谢何仙姑的一番美意,特下令零陵地方官吏,在零陵城南的风凰台,建造了一座雄伟的会仙馆,作为何仙姑讲道弘法之处。

    何仙姑在讲道之余,常坐在馆前的石阶上,剥食一种圆形的仙果,并且随手将果核四下抛去。

    后来,会仙馆的四周长出一株株荔枝树,结出的荔枝竟都是翠绿的青皮荔枝,人们称为“凤凰台上,荔枝挂绿”。

    何仙姑还题了一首《凤凰台》的诗:“凤凰云母似天花,炼作芙蓉白云芽;笑煞狂徒无主张,更从何处觅丹砂。”

    这首诗表面是写凤凰台,实际上诗里晴藏着服食求道的真谛服食云母的方法。

    人们从何仙姑服食修炼的特点,说她是道教信徒;也有人根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