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54 章(第1/4页)  逍遥灵帝传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思明北返,李光弼乘隙出击,大败蔡希德,歼其部众七万,既守住了太原,又保证了唐军左翼的安全。

    乾元二年七月,李光弼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史思明军,突然渡河,陷汴州{今开封},逼洛阳。

    李光弼因兵力悬殊,乃弃洛阳,守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威胁叛军侧翼,使其不敢西进。随后伺机出战,挫败了叛军对河阳三城的进攻,歼敌二万。

    上元二年{761年},朝廷强令收复洛阳,李光弼不得已而出兵。当时叛军尚锐,加之大将仆固怀恩违反节度,因而兵败邙山{今洛阳北},退保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

    后复任河南诸道副元帅,出镇临淮,统河南诸道兵反攻叛军,配合仆固怀恩等收复洛阳。

    此外,李光弼曾经参与镇压浙东袁晁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广德二年,他因受朝廷猜疑,抑郁而死。

    史书中赞曰:“李光弼生戎虏之绪,沉鸷有守。遭禄山变,拔任兵柄,其策敌制胜不世出,赏信罚明,士卒争奋,毅然有古良将风。”

    史家称他“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六百一十二章 薛氏姐妹

    在这里,详细介绍一下李光弼在太原之战的表现。

    这是至德二年{757年}春,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唐北都留守李光弼,率领军民坚守太原{今太原西南},挫败史思明等部围攻的著名防御战。

    且说安禄山遣兵攻陷潼关后,正围困史思明于博陵{今河北定州}的李光弼部,撤围西入井陉{今河北获鹿西南},还太原。

    史思明再度攻占常山{今河北正定},夺回河北全境。至德二年正月,史思明自博陵、蔡希德自上党{今山西长治}、高秀岩自大同{今山西朔州东北马邑}、牛廷自范阳{今北京城西南},率兵共十万,会攻太原,企图夺取河东,进而长驱直取朔方、河西、陇右等地。

    当时,李光弼所部精兵都已调往朔方,太原所剩只有河北兵五千人,加上团练{地方武装}之众,也不满万人。

    面对叛军的强大攻势,诸将都惶惧不安,主张修城自固。李光弼则认为,太原城方圆四十里,叛军将至而动工修城,是未见敌而先使自己陷于困境。

    于是,他率领军民在城外挖掘壕沟,并做了几十万个土砖坯。等到史思明的大军攻打太原时,他命令将士用土坯修筑营垒,哪里被损,就立即用土坯补上。

    史思明派人去山东取攻城器械,以蕃兵三千人护送,途中被李光弼遣兵拦击,将其全歼。

    史思明围攻太原月余不下,便选精锐士卒为游兵,让他们进攻城南,再转攻城西,自己则率兵攻城北,而后转攻城东,试图寻找唐军的防守漏洞。

    然而李光弼治军严整,警戒巡逻无丝毫懈怠,使史思明无懈可击。

    李光弼又派人挖掘地道,通至城外。叛军在城外叫骂挑战,常常冷不防被唐军拖入地道,拉至城上斩首,吓得叛军胆颤心惊,走路时都低头看地。

    叛军用云梯和筑土山攻城,唐军便在城下先挖好地道,使其靠近城墙便塌陷。

    李光弼为阻止叛军强行攻城,还在城上安装大pào{抛石器},发shè巨石,一发可击毙叛军二十余人。史军士卒死于飞石之下者甚众,被迫后退,但围困愈加严密。

    李光弼为打破叛军围困,以诈降手段,与叛军约期出城投降,暗中派人挖掘地道直至叛军的军营之下,先以撑木支顶。到约定之日,李光弼派部将率数千人,出城伪降。

    叛军不知有诈,正在调动出营时,突然营中地陷,死千余人,顿时一片慌乱。

    唐军乘机擂鼓呐喊,猛烈冲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