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258章 碾压式竞聘(第1/2页)  重生必须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竞聘的日子到了。    考虑到记者编辑工作繁忙,竞聘特意选在了唯一的休息日——周六进行。    原计划只设定一个演讲环节,水载舟临时决定,增加答辩环节。    参加竞聘的人员在结束竞聘演讲之后,要接受总编副总编的提问。    演讲环节未必能反映出竞聘者真正的素质,答辩环节却能够看出他们综合的实力。    演讲和综合答辩结束以后,全体人员再进行投票。    投票的结果将成为领导选聘中层干部的重要参考。    周刊部门的竞聘被安排在最后阶段进行。    抽签决定出场顺序,流程控制非常正规和标准。    等候抽签的时候,姚朝安和骆千帆坐在一起。姚朝安低声问骆千帆:“你演讲的方向是什么?”    骆千帆嘿嘿笑着麻痹他:“我能演讲什么,还不就是水总的‘承包制’?其实我就是随便打打酱油。要不是已经报了名,我早就退出竞聘了,因为水总不喜欢我。你呢,你讲什么?”    “我也是瞎讲,也是打酱油。”姚朝安并不提他要演讲的内容,内心却在祈祷,希望抽签的时候能抽到骆千帆前面,因为他要讲的也是“承包制”,谁在前面讲就是堵了对方的路。    要抽签了。    最终签位,陈邦国排在第一位,楚木生排在第二位,韩自在排在第三位,姚朝安排在第四位,骆千帆排在最后一位。    姚朝安非常高兴,却违心恭喜骆千帆:“签位越靠后越好,能够到更多的选票。”    骆千帆“傻呵呵”地对姚朝安表示感谢。    陈邦国的竞聘演讲非常全面,对每一份周刊的内容都有自己的改革设想。但不容否认的是,没有太大的惊喜。    水载舟和分管周刊的副总编辑魏青山分别提了一个问题,陈邦国的回答中规中矩。    综合来看,陈邦国的表现正合一个字:稳。    楚木生的竞聘演讲从团队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要打造周刊部的凝聚力,以及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    总的来看,楚木生的演讲有点喊口号的嫌疑,施政纲领方面显得空泛,缺乏可操作性。    他的演讲结束之后只有柴满仓象征性地问了一个问题,看得出来,总编副总编们并不认可。    接着是韩自在。    韩自在直接发大招,他说,如果能应聘成功,他将确保周刊部的广告收益提升30%以上。他的演讲中途被自发的掌声打断过一次。    答辩环节,每个总编都提了一个问题。韩自在的回答也让他们频频点头。    如果竞聘演讲到此结束,胜出的可能就是陈邦国和韩自在。    第四个上台演讲的是姚朝安。    水载舟的那篇文章差不多就是姚朝安演讲的核心内容,核心关键词就是三个字——“承包制”。    他讲的很有激情,好像对这个问题已经思考得十分深入,非常成熟。    而且,全程没有提水载舟那篇文章的事情,誓要把谎言说到底。    副总编魏青山低声问水载舟:“我记得你写过一篇文章,讲的就是承包制,姚朝安的演讲是你给的思路吗?”    水载舟呵呵笑着:“他看了我的文章,但是他不承认,非说他自己想出来的。”    魏青山立刻会意,姚朝安早已被水载舟踢出了局。    姚朝安的演讲结束以后,水载舟说道:“姚朝安同志提出的承包制很有想法,之前我也曾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与他的提法很有共鸣,不过当时我有两个个问题没有想清楚,这里想请姚朝安同志给我作一个解答。    “第一,谁来承包周刊;第二,既然是承包就意味着承包费用、经营成本,以及承包收益的问题,那么你如何保证报社的基本收益。”    上次与骆千帆交流,这是骆千帆指出的承包制的关键所在。    两个问题一下子就把姚朝安给打懵了,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还勉强应付,但也支支吾吾磕磕绊绊。至于第二个问题,他压根就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切入。    太尴尬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