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伦佛(第1/2页)  琴剑河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行路一日后到了大理崇圣寺,一进寺门:宏伟壮观,沿路上铺的全是细白麻石与青草石打的地基,沿路浮雕与基石则全是汉白玉。

    这崇圣寺最出名的则属于三塔,主塔名为“千寻塔”。据说此三塔建于大唐晚年,三塔坐落像极了一个“山”字。庄璧南进入大雄宝殿后,第一眼看到的是大理皇帝段思廉所供奉的玉佛。

    此时一小和尚把庄璧南带到殿前席位的蒲团坐下,说道:“公子稍侯,我现在去望海楼请师叔祖!”

    庄璧南双手合十给小师傅谢道:“有劳小师傅!”

    过了半刻,崇圣寺高僧妙生大师走向大雄宝殿。妙生大师佛门高人,白眉长须,满面慈和,披着橙色袈裟。

    这妙生大师出家之前是大理皇族,现为崇圣寺主持。

    这崇圣寺现在有四位得道高僧,依次是“众、生、慧、泽”。

    其师兄妙众为大理国第一得道高僧,大理皇族出生。其武学修为已至大化之境,其《无相神功》已经修道第八重。目前闭关于后山之中。

    而妙生大师《无相神功》也修为达到第六重,也属于大理一等高手。

    其三师弟妙慧为主持转经阁,博文见著,对百家武学有所探究,其《无相神功》达第七重。

    四师弟妙泽《无相神功》刚入第三重,但其医术超群,在祛病除瘟见长。

    妙生道:“庄公子不远千里从巴蜀到达大理,一路多有劳苦。实在是辛苦。”说完妙生便与庄璧南对坐于蒲团之上。

    庄璧南从上衣中拿出一封信,递给妙生大师。封面用颜体字写道:妙生大师亲启。双手呈于妙生说道:“家父亲笔书信转交大师!”

    妙生接过信打开,心念道:妙生大师,见字如面。云梦一别,辗转十年。现闻江南一带,有贼首方腊,率魔教教众,荼毒百姓,煽动叛乱。江南躁动,官军不敌,被其摩尼巫术所害。鄙人此次已联合少林、神宵、金焦等门派。组成江湖义士,开赴江南协助大宋朝廷平息魔教之乱、方腊之祸。望大师以天下苍生为念,选派大理国高手数百名,助我大宋江山、中原武林一臂之力。——庄考权亲笔-大宋宣和二年十月廿九。

    妙生读完书信后,对庄璧南说道:“庄公子,老衲虽为大理僧人,但降妖除魔责无旁贷,只是此事有关两国邦交事宜,我须先向我主陛下禀奏。”

    原来这妙生出家贵为大理皇族,因为大理祖上有崇佛的习惯,所以大理皇族剃度在正常不过。虽然出家修禅,仍心寄国家。

    庄璧南双手合十道:“大师果真灵台明净,晚辈代家父谢过大师。”

    妙生又道:“陛下近日在无为寺与高僧问道,施主须与我一起前往苍山兰峰无为寺。”

    庄璧南答应了妙生,一起驾车前往苍山兰峰,一路之间山木清秀,水波涟漪。洱海与苍山相连,隐隐交于天际之间。

    这正是“下关风吹上关花,洱海月映苍山雪”。

    行至兰峰之下,有一古刹。古刹旁边有一棵百岁之上的香衫树,寺院青瓷古瓦,石墙飘花。

    寺庙正门有柳体写着“无为寺”,门前双柱,右柱八个字依次而下:

    “有为无为,有岸无岸”。

    左柱也是八个字依次而下:

    “身居龙渊,心达彼岸”。

    妙生与庄璧南下了马车之后,妙生指着无为寺说道:“我主陛下,每年秋冬之季会长住无为寺后山的兰院。”

    庄璧南道:“这便就是无为寺!传闻无为寺在南诏国时期就驰名于海内。”

    妙生道:“南无阿弥陀佛!这无为寺建于大唐贞观九年。开山祖师是从天竺而来高僧赞陀崛多,后传闻:观音菩萨踏空而至于虚空颂一歇‘有为无为,有岸无岸。身居龙渊,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