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章 大漠风沙(第1/3页)  五代箫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漠风尘绵延万里,漫无边界,在遥远处与天际相接。一轮昏暗的红日无力地悬在天边,另一边的圆月正在缓缓升起。

    身前落日之下的黄沙闪烁着点点金光、殷红如血,身后的月色普照之下,却是黄沙如雪、清丽动人。大漠上行人的心绪一如这阴阳两隔的万里黄沙,时而凄凉,时而炽热。

    一只载着中原天子诏书和使节的驼队正在黄沙上慢慢行走,使节的驼队之后,是另一只满载货物的商队。数年前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身死之后,其长子曹元德与近旁的甘州回鹘顺滑可汗交好,又一齐遣使往中原,请求了天子册封。

    石敬瑭并未忽视这远在沙州的纳贡者,亦是以礼相待,有来有往,派了使节带着自己的册封诏书千里迢迢去往沙州。同时中原亦有商队相随,借朝廷出使之机探查西域风土人情。

    驼铃在大漠中声声回响,给了队伍一点点活力,夜幕渐渐降临了下来。

    老者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小口酒,叹息道:“我们上路,恐怕有七八个月了吧?”

    另一只骆驼上一个年轻兵士应道:“走了七八个月,才走到甘州地界。过了甘州地界,才是沙州归义军的地界,那个鬼地方可真他娘的是远。”

    老者呵呵笑道:“你个没见过世面的娃娃懂什么?沙州就算是远?对于以前的大唐来说,沙州可什么都算不得。”

    年轻兵士不屑道:“老伯,我看你……你的祖辈曾去过安西?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一个轻柔的声音忽然从身后传入耳中,老者回头看去,却见一个身材娇小的姑娘裹着头巾,戴着厚厚的面纱,正骑着骆驼跟在队尾。

    老者放慢骆驼,和那姑娘并肩而行,向她微笑道:“小姑娘,老伯我也没去过安西,这个问题实在回答不上来。”

    “那你为什么一定要去安西?是为了看看你先祖们生活过的地方吗?”姑娘好奇道。

    老者缓缓讲述道:“这是我家中世代流传下来的嘱托:有生之年,必须要带上家乡的美酒和中原的钱币,去到安西祭拜曾经的安西唐军。奈何西域断绝,我祖父终其一生未能如愿,便传给了我父亲,我父早死,又将使命寄托在我身上。如今老朽自觉命不久矣,终于有中原人要去西域,我就是拼上性命,也要去到安西看看不可。”

    说罢他指指前面的商队中的一辆车,笑道:“看见了吗?那就是老朽散尽家财换得的一车美酒和铜钱。”

    姑娘仍十分疑惑,问道:“你们为什么一定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又为什么要将铜钱带过去?”

    老者答道:“姑娘这便有所不知了,我先与姑娘讲一个故事吧。当年安史之乱后,吐蕃人趁乱侵占我西域领土,赖有我大唐汾阳王之侄郭昕统领安西四镇,率领安西铁军坚守四十年不曾相让。万里孤城,最后兵士们皆成白发,也无一人愿将大唐的领土拱手让人!”

    老者越讲,便越发慷慨激昂,这姑娘也听得十分感动,连忙问老者道:“那后来呢?”

    老者继续道:“将士们为国尽忠,死而无悔!奈何一守四十余年,家乡杳无音讯,于是他们每人写下了家书,交给了一个人,托付他将家书带回。”

    姑娘猜测道:“莫非那个人,就是老伯你的先祖?”

    老者答应道:“没错,那个拿着众将士家书回来的人,就是我的高祖父。他历经千难万险回到中原,受到了天子接见,而当他带着大唐天子赏赐的军饷和美酒,再次踏上西域之行时,他得知安西四镇已经全部陷落了!那些白发苍苍的将士们,再也没机会见到中原的钱币,喝到家乡的美酒。”

    “我的高祖父后来死在中原,留下遗嘱,那就是大唐收复安西之日,要我家后辈勿忘随军同去,祭拜那些安西的大唐忠魂!可安西一别,就是一百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