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第1/2页)  乡村夜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秋节过后,是秋收秋种最忙碌的时节。高粱红了,谷子熟了。漫天遍野的棉花,白茫茫一片,仿佛夜晚突然下了一场大雪。将整个田野覆盖住了,若不是人们还穿着单衣单裤,热气腾腾,挥汗如雨,还真以为一下到了冬季。白花花的不是棉花而是洁白晶莹的雪了。

    不管是收还是种,李队长分工分明。从不拖泥带水。边收边种。是三秋生产的常规。因为各种庄稼的成熟的节点不同。成熟早点的收完之后还得种上麦子。所以,节令一点都不能耽误。收和种必须同步进行。

    入秋一来,王五表现的非常积极。时时不离李队长左右,鞍前马后唯首是瞻。一改先前冷嘲热讽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无论割谷子,摘棉花,还是掰玉米。都跑在前头。令李队长刮目相看。

    一天,在田间歇息的时候。李队长问王五今年有何打算,王五眯缝起一对小眼睛,狡黠的一笑;说;你觉得我有什么打算?

    “你有什么打算,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当这个小队长并不轻松,深感责任重大。看起来无关紧要,微不足道。实际学问大着呐!比如说,今年该种多少谷子,多少棉花,你都得事先规划好。做到既能增产又能增收,缴足了公粮之后,保证大家不饿肚子,你说是不是?”

    听了李队长一席话,王五觉得李队长突然高大了许多,这个问题他从来都没想过。也从来没有规划过,每年都是稀里糊涂的,也不知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总觉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没有研究过种瓜的田不能种豆。张三,李四也和他一样,光想着怎么沾点光,怎么不吃亏。从来没考虑过怎样增产增收什么的。

    他看着李队长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种人才是有担当的男人。这些年,他们从来没有促膝交谈过,更没有正眼瞧过他。因为李合和小门小户,在村里家族的分支当中属于末端。很少有话语权。其实有和没有一样。没人听他们的。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牛家的支持。改头换面,与从前划清界限了。本来想跟他套套近乎,机会来了,首先得表个态吧!想到这里,他一本正经的说;

    “李队长,其实我的打算很简单,就是跟着李队长好好干,你指哪,我打哪。坚决服从,毫无怨言。”

    王五的一本正经弄得李队长有点不好意思。他总觉得自己这个队长当的莫名其妙,有点卑微,不安的情绪总是伴随着他。自己总是想方设法尽心尽力的干好,得到大家的认可,心里才觉得舒服一些。王五毕竟是元老级的人物。得到他的肯定至关重要。所以,才说了刚才那些话。没想到王五,对自己这么支持,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事已至此,他诚心诚意的对王五说;

    “别这么说,你是三朝元老,过的桥比我走的路还多,向你学习,还请多多指教。”

    “此一时,彼一时,风水轮流转,以后还指望你多关照呢!李队长,不要谦虚,没人比你做得更好。”

    什么此一时,彼一时啊!风水轮流转啊。李队长对王五说的话,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直到回到家中,他还一直回味着这句话的含义。

    他想在整个牛角镇除了他和白有田属于小家族之外,那都是枝枝叉叉连在一起的大家族。虽说不知分生了几伏几支,但上溯到几代仍是同族同宗。都说砸断骨头连着筋就是这个道理。他虽然与李四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从血缘关系上根本扯不上边。他既无背景,又无大家族的支撑,此一时,彼一时,又从何谈起。

    李合和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件事与牛鸿发扯上关系。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蒙在鼓里的李合和才恍然大悟。

    白有田自成亲之后,活脱脱的毛头小伙子仿佛变成了半截小老头。那股咄咄的英气突然从眉宇间消失。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像四十岁似的,挺直的脊背垂了下来,恐怕再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