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惊吓与惊喜(第1/2页)  我在贞观毁修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所以说,本王现在身上又多了个左武卫大将军的差事?”

    接到圣旨的时候,李恪刚刚学习完先进的中医药姿势,正利用闲暇时间在太白山的水边鼓捣水车,然后他和正在他身边围观的孙药王全都惊呆了,李恪抬头看了看天,五月中旬的太白山,暖阳下的花香很芬芳。

    来传旨的是宇文节,一个三十来岁就混到正四品尚书右丞的俊杰,他在回答李恪的话时,满脸微笑:“回殿下,的确如此,这圣旨可不是甚么中旨,乃是外朝公推的。”

    圣旨分两种,一种是官方认定有法律效力的,要过三省宰辅之手公推;另一种,硬气一点儿咬咬牙可以喊非礼的,是皇帝的中旨。

    这份圣旨是外朝公推的,也就是说,他李恪因为在太白山上修炼有功,就给封了个十二卫大将军档次的官?

    他李恪又没走火入魔,怎么能遇到这种好事儿?!

    “恪寸功未立,当不得这般封赏。”

    李恪看了看交到自己手里的圣旨,嘴角在抽搐,准备玩一出儿三请三赐的戏码。

    从他读过的史书里来看,一般这么搞,正主基本不用三段话的功夫,就得被坑的哭爹喊娘,大家喜闻乐见的手段嘛,学名捧杀。

    “蜀王殿下怎能说自己寸功未立,如今关中百姓皆赞蜀王殿下仁心……”

    宇文节很耐心地解释着,然而听着“仁心”俩字儿,李恪心里就打突突,上次差点儿被萧瑀那个逗比舅公坑死的经历还历历在目的,怎么就又蹦出来这么个东西?

    你仁心!你特么全家都仁心!虾仁猪心!

    不过好在宇文节说话够快,否则李恪大概就要年纪轻轻得上心梗了:“所做‘蜀王灶’能节约民力,改善民生,莫说长安、万年两县,便是京师周边州府,也有乡贤上万民表,感念殿下功德。”

    那就是一个灶台,至于这样么?我这边可还有水力磨坊、铁锅、造纸等一系列的东西要拿出来呢!话说你们这么一折腾,以后祭拜灶王爷的时候,是不是就得拿着我李恪的画像了?

    这一瞬间,李恪觉得自己应该停下发明创造的步伐,虽然他已经和自己师父吹过牛逼,要弄出一架新式水车出来。

    “故此圣人太极宫听政后,第一道圣旨,便是给殿下加封左武卫大将军一职。”

    紧接着,宇文节给李恪透露了一个很关键的信息,李恪想了想,按照正史来看,四月的时候,自己那个便宜爷爷就该去大安宫颐养天年了,当皇帝的上朝听政,太极宫怎么也比东宫显德殿要强三条街去。

    很显然自己的穿越,改变了一点儿什么。

    “本王记得,左武卫大将军是翼国公吧?”

    不过李恪还是感觉有点儿不好,如果他记忆不差的话,现在的左武卫大将军应该是秦琼秦叔宝,中华四大门神之一的狠人。

    现在秦琼虽然病了,可也是一员虎将,早年的旧部不说遍布天下吧,可也不差,更重要的是,瓦岗那个派系的力量还是很恐怖的,屹立不倒的李世勣、拿鲁莽当面具的程知节、咬牙死撑的农民张亮……

    自己这么搞取而代之,很容易被记恨的,特么的一个长孙无忌已经够恐怖了,再加上一票瓦岗贼,他会失眠的。

    “翼国公改封越国公,加封三百户,转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宇文节继续微笑,“秦家二郎秦理,以纯孝蒙荫,得封弘化郡公,实封三百户。”

    “哦……嗯?”

    听了这话,李恪整个人都更不好了,倒不是这个很到位的补偿问题,秦二郎的机敏他在丽正院就见识过了,就这样的人才,靠着秦琼的荫庇得个郡公的封赏,能算个啥?

    至于秦琼加三百户食邑晋越国公这事儿,也是小事儿,凭秦琼的功劳,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