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2、新的篇章(第1/2页)  辅炎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如宋人苏轼在元丰八年,在所书的一般。

    建安十四年、春正月,天地正在回暖,万物已然苏醒,江南春意盎然。

    如鸭、鹅、鸳鸯等水禽等,早已用脚掌打破隆冬寒冰,在长江欢快凫水。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明媚暖日普照着后土,花朵绽放,枯草发芽,青竹苍翠欲滴。

    和煦的春风拂面而过,伴着阵阵暖意,仿佛告知世人寒夜已过,春晴到来……

    去岁积雪消融,江河解冻,溪水从山间潺潺流出,汇入长江,两岸水线已肉眼可见速度,快速增涨……

    新春已来,便证明着春耕在即,刘备遂领刘琰、诸葛亮、伊籍、孙乾、马良、习祯、陈震、傅肜、庞林、蒋琬、霍峻、麋竺等,以及诸将校出城行春。

    虽然如今战事并未停歇,可因鲁肃提议加强联盟,是故刘备表孙权为冀州刺史、领伏波将军、假节,董督徐、扬、冀三州军事,至于土地一事,刘备好像自动忽略。

    虽然伏波将军还是个杂号,不过却有董督三州军事的权利,而且还假节,这样一来,孙权的地位、权利也有质的飞升。

    而曹操兵败,瞬速返回谯县,只留曹仁、李通、徐晃、文聘、满宠等镇守荆州,是故一时得以安宁下来。

    毕竟中原乃是农耕文化,于耕种一事,古人素来极为重视。

    有云:亦曰:

    且自太宗诏:之后,重农更是被视为国策。

    所谓上行下效,既然天子也为天下表率,进行籍耕,作为牧守一方的诸侯,又如何能够不遵守?

    刘备身穿青色直裰,双脚一双亲手编织的草鞋,头戴黑帻,乘坐御赐八匹黑马拉着的大辂,身旁还围着三百手持戟、铩的虎贲卫士,一路鸣钟、作乐,光满道路。

    “皇叔万岁!”

    “大汉万年!”

    百姓见之,皆匍匐在地,莫敢仰视,山呼海啸之声此起彼伏。

    刘备本不欲如此大张旗鼓,但奈何诸葛亮谓其:“今江南虽为主公收复,然曹贼依旧强盛,值此民心刚附之际,非壮丽无以重威仪,主公当以全副乘舆籍耕。

    且夫国朝有令,乃曰:既如此,大将军何不让南乡之人,一睹汉家威严?”

    诸葛亮说完之后,刘备麾下文武,尽皆附从:“主公虽以仁德治天下,然亦不可失之威严矣!汉家颓废,正需将军重振国威,今籍田之事,则恰逢其会,伏望明主勿辞!”

    刘备这才无奈点头:“卿意孤明,即从诸公!”

    刘备固然同意诸人之意,然坚持不穿方舄,不戴冕旒,不穿衮服,称于耕作不利。

    众人也为继续坚持,只要仪仗气势足够便可,至于衣服则无所谓。

    正如刘备所言,真穿衮服籍田,恐怕不但收拢不了民心,还会为人所厌恶。

    “孤受国家之命,董督四州,然德疏才浅,惟尽力保民耳……”

    “大汉万年无期……”

    “国家长乐未央……”

    一路舆服导从,其势甚盛,来到一片未耕田地旁,刘备屈身下车。

    百姓摄于虎贲卫士之威,并不敢起身靠近,刘备蹙眉对着卫士挥手,示意其让开,再对伏拜于地百姓道:“二三子速速请起,籍田乃古之圣君之德,亦为炎汉国策,备鲁钝之资,今壮胆效仿圣贤。卿等还是速速请起,莫误耕种之机。”

    “皇叔仁德爱民,吾等苍头黔首何以报之?”

    百姓素来都是淳朴,别说刘备不是政治作秀。

    即使是,他们不明就里,依然会感动不已!

    刘备做了什么?

    其实并没有做什么。

    仅仅只是正常程序籍田,请百姓起身。

    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