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61.平叛大军(第1/4页)  牛吏之帝王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傅、抚民将军刘侠卿一直在长安过着优哉游哉的日子,他很喜欢这种闲散侯爷的生活。每天在家陪陪夫人,出去会会朋友,一起喝喝酒聊聊天,日子过得别提多舒服。

    可是临沂侯贺长年的叛乱打断了他平静的生活,皇帝陛下竟然派他带兵去平叛。

    刘侠卿吓得够呛,连连推辞。

    “陛下,老臣只会养牲口,哪里会排兵布阵指挥打仗啊!您可太抬举老臣了。”

    刘侠卿平时和人喝酒聊天时总吹嘘自己是“天下第一大将军”,现在他好像忘了这个茬,突然变得谦虚起来。

    “陛下,贺长年打仗那么猛,臣怎么能打得过他呢?当年临沂营可是青州军的主力营之一,只有泰山营能压他们一头,陛下,不如让泰山将军崔老实去吧,他能打,现在还天天叨咕当年带兵的那些事儿。。。要不,汶阳将军也行啊!”

    皇帝只说了一句,吓得刘侠卿再不敢叨叨了。

    “你想抗旨吗?”

    “臣,陛下,别别,臣领旨。陛下对臣如此信任,臣感激不尽。”刘侠卿眼泪都要下来了,说是感激的,不如说是吓的。

    皇帝说道:“你不用怕,朕不是让你打仗去的,战场上的事儿交给钟离华就行了。你只拍板打还是不打,什么时候打,至于具体怎么打,钟离华说怎么打就怎么打。记住了?”

    刘侠卿连连点头,心里还是挺懵的,这次叛乱,据说贺长年纠集了好几万人,好几万人啊,那可是乌泱乌泱的一大片,想起和那么多人对阵,天下第一大将军的腿就有点发软。

    皇帝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说道:“上林苑屯田的青州军有两个营,一共就五六千人,贺长年号称有兵数万,依朕看是虚数,他道:“若他们都是穷凶疾恶之辈,不肯接受大汉雨露天恩,当然是尽数剿灭。但朕以为这些人可能大多数是受了贺长年盅惑,或者被胁迫从贼,若是如此,便只诛首恶,把那些死硬分子清除,其余人还是要让他们回去安心种田。刘卿,朕相信你会明辨是非,不会滥杀。当年你带抚民营屯田,颇有政声,朕知道你会把这件差事办好。”

    皇帝没说他选刘侠卿的另一个重要的理由,那就是刘侠卿知足、不贪功,他不会故意多杀冒功。

    将领们为了升官很容易贪功,管你造不造反,只要挨着边的就杀。上林苑数万人屯田,若是一般将领过去,或许能杀出个全歼叛党,斩首几万的功绩来,那说出来就是了不得的大功。

    可是刘侠卿不会,他原本是赤眉军人,为人和气,对叛乱的赤眉军有一份袍泽之情,不会对流民们太下狠手。刘侠卿还总是说自己封户太多了,他配不上,怎么肯为了功劳大搞滥杀呢?

    总而言之,皇帝认为抚民将军既能让他了解到叛乱的真相,又不会使事件扩大化,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平叛人选。

    于是刘侠卿便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娇妻和刚满一岁的儿子,出了长安,到城西的军营中点兵出征。

    一大早大军出征的时候,刘侠卿才看清楚皇帝为他配备的大军。他伸着脖子左看右看,旁边的越骑校尉钟离华奇怪地问道:“大将军,您在看什么?”

    “怎么。。。”刘侠卿迟疑着,眼睛依然向远方瞟着,“一共就这么多人吗?是不是还有队伍要来?”

    “回大将军的话,平叛军全员在此,一共有骑兵两千,步兵四千。”

    这就是皇帝给他准备的“足够”的大军,一共六千人!

    刘侠卿想到煞神贺长年的模样,想到他乌泱泱的数万大军,觉得腿又开始发软,爬上马的时候,脚没踩住,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有两个士卒跑上来,要扶大将军上马,刘侠卿厉声斥退,自己慢慢爬到马背上去。

    抚民大将军下令开拔,六千“大军”向西前进,骑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