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聚兵九江扼咽喉 巡抚行辕论原委(第2/3页)  嘉靖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丞曾上疏,奏称宜重九江兵备之权,惜湖为佞幸所阻。如此,中丞当知下官虽为九江兵备道员,实则无多少兵马可用。“

    言语间,语气带了三分愤然,七分无奈,“江西四卫,十余千户所,多在南昌府之南,鞭长莫及,也非我所管。

    我九江兵备道,专理九江府、安庆、抚州、池州、饶州、建阳等府卫地方,整饬兵备。然则安庆等地,皆为南直隶所属,素来受九江守备辖制。正德六年,兵部下令,移九江守备都指挥使司,至安庆,乃有了安庆守备。

    而我九江兵备下辖仅余九江、抚州、饶州等地,如今宁王举逆,南昌府失陷,则饶州抚州交通断绝。只余九江一府,既无卫所,又无千户所。

    如此一来,哪里有兵可用?如今九江城里,能战之兵不过两千之数,中丞明鉴。“

    一语落,行辕内气氛,愈发冷凝。

    到了如今,便连持刀侍立孙燧身侧的蒋山,也明白了如今九江的困局。

    江西卫所军,多驻江西之南。

    九江守备都指挥,于正德六年,逐渐脱离九江兵备道,为安庆守备。

    造成的结果是,九江隶属江西,而安庆则隶属南直隶,两司(九江兵备和安庆守备)在管制上有所重叠,又无统属之分,相互掣肘,以至于无兵可用。

    如今,宁王朱宸濠反,举兵号称十万之众。旬日之间,南康府陷落,兵锋直指九江。

    而九江府城之中,可用之兵,不过五六千,如何守得住?

    正惶恐时,行辕上首处,渊渟岳峙的老者忽而大笑起来,诸官侧目。

    循声望去,便见孙燧昂然而起,一指舆图,烈声笑道:“汪府台、曹兵宪无需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叛王朱宸濠虽号称聚兵十万,彼辈又哪里有这许多兵马?如今南昌卫精锐,为许兵宪所统,俱在九江也!”

    说着,孙燧一指舆图上南康府等地,“俱前方兵卒侦知,参政王纶,发檄文,欲招纳姚源洞贼;宁府仪宾(仪宾:宗室亲王、郡王之女婿)李番,李世英等,入瑞州募兵;娄伯、王春等辈,入进贤、广信等地募兵。

    故而,足见宁王虽诈称十万,实则外强中干也。”

    却说何为姚源洞贼?

    正德三年,江西姚源洞汪澄二、王浩八、殷勇十、洪瑞七等起义,聚众数万人,屡败明兵。

    七年,左都御史陈金率广西“狼兵”数万人,分营于姚源周围的余干、安仁、贵溪、鄱阳、乐平,围剿,义军被俘斩五千余人,殷勇十、洪瑞七战死。

    王浩八突围后一度降明,次年又聚集一万余人,在浙江开化重举义旗,为明军所败,转围江西德兴,并据贵溪裴源山,连营十里。后为右副都御史俞冻所镇压。

    义军被俘斩数千人,王浩八被俘,余部则重返姚源洞。

    巡抚行辕里

    回过身,孙燧昂然而立,目视行辕诸官,挥斥方遒,豪言道:“宁王有三败:一者,纵贼掠民,残杀无辜。二者,所用之人皆鄙薄之辈,如落第举人刘养正、王春。三者兵少将寡,多为贼寇;

    而今我则有三胜:当今之世,海晏河清,天时也;坚守九江,扼江西之门户,此地利也;如今传檄州郡,四方必然云动,可困贼于潘阳,此人和也。

    有此三胜,诸位当砥砺同心,共勉之!“

    。。。

    。。。

    行辕内,诸官商定军务后,分遣诸人修缮器械,召士民入城。

    为死守计,滋命兵推官等佐贰,收拢民壮,聚巨石而垒九州四门。。。

    诸事安排妥当,九州官吏告退出了行辕,一时间偌大的行辕内,只余孙燧、许逵,与蒋山三人。

    没了外人,孙燧瞬时间萎靡下来,老态、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