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楔子(第1/4页)  东宫嫡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齐国永平二十年,太子李庸谋反。

    蜀王李晋领兵马三万,自蜀地长驱直入长安平乱,先擒了当时正躲在行宫密谋的太子李庸及郡王李容牧,后又一举拿下长安城内策应的左卫大将军元胄及太子麾下其余谋反东宫卫兵百余人,尽数压至太和殿问罪。

    天子闻知震怒,下令东宫百余谋反乱臣皆诛,三族连坐。太子及其亲眷,除已在三月前嫁与谢玄的郡主李容与外,皆贬为庶人,流放岭南,遇赦不赦。

    蜀王李晋平叛有功,帝感其在民间威望极盛,众望所归,当即下令册李晋为皇太子,入主东宫。

    永平二十二年,帝崩。

    皇太子李晋即位,改元永业,大赦天下,特准先太子李庸携亲眷回长安服孝。

    然先太子李庸反心不死,明为回长安服孝,实则私下与兵部尚书柳垣、大理寺卿王宜暗通款曲,再度蓄意谋反。

    此事为兵部左侍郎萧六所察,未及通禀,擅自作主将李庸及其儿子亲随等三十余人乱箭射杀于玄武门下。

    新帝李晋闻兄长死讯,号恸崩摧于太和殿,大呼兄长绝无造反可能,当即下令诛杀萧六为李庸报仇。

    群臣闻言,跪地纷纷,苦苦哀求皇帝息怒,莫因私诛杀忠臣,恐寒民心。

    李晋无奈长叹一声,遂命御史台裴休协同刑部尚书严武,共同追查先太子李庸联合兵部尚书柳垣、大理寺卿王宜谋反一案。

    不日结案。柳垣、王宜合族处斩,萧六护驾有功,封忠义公,官拜二品,为尚书左仆射。

    帝感念昔年兄长爱护之情,痛心不已。不顾群臣反对,力排众议追封叛臣李庸为西城王,厚葬皇陵,其膝下唯一尚存于世的女儿李容与,加封安定公主,其夫谢玄封护国大将军,执掌十万御林军。

    永业五年,天下大乱。

    皇帝自登基后,大兴土木,耗费人力日夜不眠修建运河与行宫,加之连年征战不休,国库耗尽,百姓累死饿死者数以亿计。

    举国皆反。

    反叛者中,当以楚国公陈言声望、势力最盛。所到之处,民众皆主动开城迎接,老弱妇孺跪地痛哭,恳求楚国公为百姓谋。

    永业八年二月,楚国公驱兵六十万进攻长安。帝李晋在护国大将军谢玄拥护之下,由安化门出逃,向江都去。

    ……

    ……

    几日不断的缠绵春雨,让本就匆促的出行变得愈发累人起来。

    步入中年的皇帝早已习惯了宫中的锦衣玉食,这突如其来的逃亡折腾得他体力不支,现下正坐在临时搭建的篷帐里暂时歇脚整顿。

    连日来的奔波给他的眼下添了一圈青黑,疲倦让他再顾不得什么龙袍上沾染的泥浆或者手边放了几日早已变得潮湿粘腻的糕点。李晋呆呆望着棚顶正向下滴落的连成了线的雨水,表情茫然,不知在思索着些什么。

    “皇上——”

    李晋的思绪被一声带着哭腔的娇嗔打断,贵妃哭哭啼啼冒着雨跑进来跪在他脚边诉苦:她的马车坏了,护国大将军谢玄不准她与安定公主同乘一辆马车,非叫她一个堂堂贵妃去坐宫女的马车,那马车那么小,那么窄,又那么不舒服,以她的身份,怎能……

    李晋听着听着,只觉得原本婉转娇柔的声音逐渐变成了无意义的嗡鸣。

    他努力撑起眼皮,贵妃的嘴还在一张一合,如同一个黑黝黝的洞在不断蚕食着狭窄篷帐里所剩无几的空气。

    李晋喘了喘,捂着胸口叱道,“将军叫你如何你就如何,否则就给朕滚回长安去!”

    贵妃面容一僵,瑟缩着脖子呜咽一声,很快起身嘤嘤哭着跑出了篷帐,娇小的身影如一只鸟儿般横冲直撞进绵绵厌人的春雨里。

    李晋看着这苍白的雨幕叹了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