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章 风云急转(第1/2页)  三国第一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曹操摆了摆手,让手下的一个军司马押着这些人去卞县找曹山,自己则带着军队赶往薛县,至于逃亡扬州的李义,曹操现在可没有功夫去找他。

    等曹操到薛县后,这才发现事情的激烈程度,以及李义逃跑时有多匆忙。几个主要干道上基本都躺着尸体,还没有清理掉。

    好在城中的普通百姓不多,虽不至于十室九空,但也有一半的房屋没有人住。毕竟是在黄巾军的统治下还选择留下的,大多都是见过世面或者背景深厚的,看着这些尸体就好像路边的野草一般。

    曹操军队入城,自然瞒不过城中剩下的百姓,当然也瞒不过夏侯渊,此时夏侯渊身边还有三百六十四人,他带着这些汉子来到曹操面前,沉声说道:“不辱使命。”

    曹操从马上下来,轻轻的拍了拍夏侯渊的肩膀,轻声说道:“辛苦了。”随后让那三百多个汉子下去休息,至于夏侯渊,则被曹操抓着手一起走到县衙。

    县衙门口的两颗人头那里放着,曹操瞥了一眼,从旁边绕了过去。

    到了县衙之后,夏侯渊便将昨日的情况说了一遍,众人虽然没有经历昨日晚上的风雨,但是从夏侯渊的叙述中可见一斑。

    曹操听完之后,说道:“妙才果然是虎将啊,五百人夜袭县衙,杀了王度,使得薛县大乱,今日不攻自破,当居首功!”

    夏侯渊面色微红,倒是将这赞誉收下。曹操话锋一转,说道:“话说妙才只是斩下了王度的头颅,那门口的那两个蹴鞠是什么?”

    下面的人想笑又不敢笑,倒是憋得难受,这里面唯一的黄巾军将领刘辟说道:“曹将军,我刚刚瞄了眼,这两个人一个是王度提拔上来的大头目,叫做王庆,一个是从兖州就跟着王度的武士,叫做孟泊。”

    曹操了然:“看来是那个李义做的了,倒也是省去了我们不少事情。”

    曹操坐在主位上,看着下面,说道:“全军修整,明日回卞县,通知曹仁运送十天的粮草到卞县。另外让人去看看陈国那边的情况。”

    ——分——割——线——

    圉县,蔡邕府。

    蔡邕来到院子里,看到自己的女儿在亭子里发呆,手中还拿着一封信,绿屏儿则站在蔡文姬不远处。

    蔡邕不禁摇了摇头,慢慢踱步到蔡文姬所在的亭子里。蔡邕的脚步声并没有刻意隐藏,在亭子里的两人自然是注意到蔡邕的到来。

    “爹爹。”(“老爷”)二人对着来到亭子里的蔡邕恭敬道。

    蔡邕想要做出个笑脸,最终化作一声叹息,说道:“又在看子溪的来信?”

    蔡文姬点点头,说道:“年初的时候,白公子跟着世叔后面去荆州剿匪,只是现在荆州安定下来,又去了豫州,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来。爹爹今日上朝,怎么兴致不佳?”

    蔡邕锤了锤自己的腰,坐到蔡文姬面前,说道:“子溪跟着孟德,等他们回来后朝廷自然少不了赏赐。”

    随后蔡邕沉默了一下,蔡文姬和绿屏儿都有些好奇,自从刘宏下令解除党锢之后,蔡邕就被官复原职,担任郎中,今天是第一天上朝,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蔡邕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今日上殿,得知老太尉桥公和吕中常在前些日子的时候走了,为父得去祭拜祭拜。”

    蔡文姬惊讶的叫出了声,老太尉桥公自然是桥玄桥公祖,吕中常则是中常侍吕强。这两人可以说是是蔡邕领路人,没成想竟然已经去世多日了。

    就连一旁的绿屏儿都有些心有戚戚。蔡邕继续说道:“桥公好歹有桥羽在操办,倒是吕中常,竟然至今还未下葬,为父深受两位前辈照顾,自然不能弃之不管。”

    蔡文姬点点头:“爹爹自去,我在家呆着,不用担心。”

    蔡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