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2章 “偷鸡”准备(第2/2页)  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根固定起来的铁锁上面,再铺设一些木板填补中间的空隙,就能够形成一条超过一米的简易桥。
    铺设在桥上面的木板也是特制的,并不是直愣愣的一块木板,而是在下方左右两端各钉了一块木桩。
    整体成一个“π”字形,正好卡在三根铁锁的中间。
    这样木板可以往外面撑着铁锁,而横搭在铁索上面的铁锁钢丝等,又会把三根主副铁锁往里面拉,双方之间正好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的力。
    足以保证简易桥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踩踏而使木板移位掉落。
    脚下面踩的支撑点有了修复方案,可这还并不足以投入使用,战士们没法踩在
    摇摇晃晃的铁索桥上,就这么从100多米宽的怒江上跑过去。
    原本的怒江大桥有近6米宽,这么宽的位置别说是走路,到上面跳舞都行。
    有没有护栏扶着,根本不重要。
    现在紧急修复的简易通行桥,宽度仅仅只有一米出头,横跨在怒江上空和杂技高空走绳差不多。
    战士们还需要一个支撑物,才能让他们顺利的抵达对岸。
    为了解决这个平衡性的问题,工程队巧妙的利用上了桥梁上方,那两根几乎吊起整座桥重量,从江的这一条飞到江那一头的主飞索上。
    飞锁链吊在横铁锁的上空,和下方的横铁索正好形成了一个高低差。
    工程队利用各种器械和麻绳编织物,将上方的飞索和下方的简易桥连了起来,在左右两边设置一道简易的扶栏。
    从桥的这一头,连到桥的那一头。
    战士们就可以扶着绳索护栏,踩着脚下的简易桥抵达对面。
    只要战士们行动的时候稍微注意点,根本不会存在因为铁索桥的晃动,失足从桥上面掉下去的危险。
    修桥的方案虽然很精妙,但执行起来难度非常大。
    修桥的工程兵只能化身杂技演员,踩着独立悬浮在雨中飘荡的横铁锁,冒着随时脚滑掉进怒江的危险。
    从怒江大桥东岸的桥头开始,一寸一寸的向着对面慢慢铺过去。
    这还只是来自于大桥本身的危险,导致修桥的工程兵会出现的意外世故,要想修好这座100多米的桥,注定了会有不少的工程兵为之牺牲。
    就好比是冲锋陷阵在前的作战部队,工程兵虽然不要与敌人作战,但每修一座桥每建一条路都是他们的战场。
    抗日战争这么多年以来,最伟大的幕后英雄绝对少不了工程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