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0章 偶遇“国士级大神”(第2/2页)  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两人现在都还只有20岁出头,都就读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都是跟着导师王竹溪教授前来重庆参加学术会议。
    之所以跑到游行队伍中,参加这次爱国拥兵集会。
    主要是受到了“屈原”的影响。
    就在封云天抵达重庆的几天前,在中共南方局的直接领导下,大型历史剧屈原在重庆隆重上演。
    剧中屈原那特立独行,不畏强权,热血忠贞的高贵气节,正是时下国人所应有的品格和情操。
    这也让屈原这部历史话剧,火爆了重庆的大街小巷。
    受到剧中的爱国精神所
    影响,重庆社会各界的抗战热情都被点燃了,民众们从困境中再次看到了希望。
    恰好中国驻印军需要征兵,而且是需要大量优质兵源。
    于是新闻界一众媒体众志成城,在新华日报以先锋姿态引领舆论浪潮,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影响下。
    而为了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传言,诺维兹机场大捷和仁安羌大捷,更是被媒体进行了大肆渲染。
    两场大战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加上屈原历史剧的烘托。
    那效果简直不要太好!
    听闻远征军需要学生兵的大力支持,广大知识分子青年学生,都被激发了前所未有的参军热情。
    跟着导师前来参加学术会议的邓家先和杨正灵,都是血气方刚的热血青年,受到全民参军的气氛的影响哪里还能忍得住。
    于是就偷偷背着导师溜了出来,加入到了这一场保家卫国,全民参军的洪流中。
    两人此时最崇拜的军人,都是年龄和他们差不多,却在战场上浴血杀敌,为国家屡立奇功的封云天。
    没想到能遇到封云天本人,两人心里那叫一个激动。
    当场表达了参军的想法,并希望能加入到封云天的部队,跟着他一起杀敌救国驱逐日寇。
    看着眼前这两名眼睛里放光,浑身充满着激情与理想的青年。
    封云天不仅不高兴,反而头疼的很。
    两名未来能拿着笔能拯救中国,带领中国腾飞的无双国士,现在要跟着他拿枪,到战场上去杀敌。
    先不说这是大材小用,拿着上好的貂皮当擦鞋布这么简单。
    就这两位大神在未来能做的贡献,这要是在战场上发生了意外,那代价可比牺牲一个师还来的大。
    这事能让它成吗?
    当然不能!
    必须不能!
    为了打消两人的参军念头,封云天特意留下了他在酒店的房号,让两人晚上9点后来酒店找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