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如虎添翼(第1/3页)  大地春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天,李平再次一个哨一个哨、一个队一个队、一个什一个什的把所有的队伍挨个儿捋了一遍之后,看着依然“乱七八糟”的队列,心里苦闷得不行。

    想着好几天没看到宋宝来了,也不知保障营那边儿进展的如何?那也是好几百人啊!一大摊子的事儿,还是得去看看。现在也说不好哪块儿是芝麻、哪块儿是绿豆了,反正都扔不得。

    交待了各哨哨长后,李平一个人往保障营的区域走去。

    很快,李平就不自觉的寻着声音到了铁匠区,简易的棚房里二十来个老少爷们正光着膀子来回忙乎着,烘炉里的火势烧得正旺,流着汗水的赤裸身躯和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交织在一起有一种说不出的粗犷之美。

    看到李平进来,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儿,立起身子。有人喊着总爷好,有人行着拱手礼,还有人屈下身犹豫着是不是要跪下。

    傻大个儿刘三的老邻居齐铁匠很快从一旁钻到了李平身边并拱手问好。

    齐铁匠大名叫齐成,被委任做了整个铁匠区的工头,手下的二十几号人有以前城中同是打铁的老相识,也有被李平分配过来帮忙的老幼男丁。本来,打铁这种手艺很是讲究传承的,但乱世中有些规矩也顾不得了,能吃上饭能保住命才是根本。

    李平对齐成点了下头,显得很随意的说:“我就随便看看,让大家继续忙乎着”。齐成应了一声,连忙吆喝着众人继续干活,然后小心地陪在李平身后。

    看着李平一直盯着烘炉看,齐成急忙解释说:“这炉子是前几日宋营官带着俺们重做的,火比从前猛得多,还很省炭火呢。”

    “哦?我说怎么看着不大一样了。他还懂这个?”李平有些惊讶。

    “宋营官可是厉害着呢!总爷,您看看这个。”齐成一边说一边从边上拿过两个长矛头,递到李平面前后接着说:“看看可一样不?”

    李平拿了这两个形状基本一样但色泽明显不同的矛头左右摆弄敲击了两下后,又蹲到地上往土里使劲地扎了几下。

    一个矛头的矛尖在猛烈的力量下稍微有了一点点变形,而另一个有些泛蓝的矛头则坚硬的令他有些意外,完全没有任何变化,用力时你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它的坚韧与锋利,大大不同于他在这些日子见到的那些又软又脆的劣质铁器。

    齐成也蹲了下去,拿过那个泛蓝的矛头说:“这个是新打的矛,您手上那个是前些日子打的,料都是一样的,您看,是不是比从前的结实多了,也坚硬多了。”

    看李平点了点头,齐成接着说:“这全是宋营官的功劳,他可真是神人啊!让俺们按他的法子淬火、回火,所有的东西就完全都不一样了,全是上上品啊!这可都是不传的技艺啊!这炉灰的讲究,这冷却水的讲究、锻打的技巧等等,俺老汉在这襄阳城中也自认是见多识广的,却从未见过这多门道,真是开了眼!太神了……”

    听着齐成在那儿喋喋不休的感慨,李平非常震惊,这可不是一般的技术改进,他虽然不懂技术的细节,但却也大致明白这种工艺对金属制品性能带来的巨大变化。它不仅会极大的提高武器装备的性能,还将有力的提高社会生产力,这将会为他带来巨大的技术优势。

    带着震惊和审视,李平继续四下看着。

    除了那个变化较大的炉子,其它的他却没有看出多大名堂和变化来,毕竟生产上的事离他的生活太远,他并不熟悉。不过打好的兵器他却没看到几件,新造的矛头一共也才十个出头,反倒是有很多他看不太出用途的器件和农用具,这令他有些疑惑。

    问了齐成,原来这些都是宋宝来的要求。宋宝来这么安排是因为那些器件都是他急需的,说是有大用,而农用具则是因为宋营官认为没有好的农具,很多农活就干不利索,太耽误生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