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起家之本(第2/3页)  大地春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营,这样宋宝来就成了李平营内的副把总。

    宋宝来的营区并过来后,加上又扩增了新的营区,李平重新规划了驻地的整个布局,将训练、生活、后勤和保障等各个区域分隔划开。并组织全体人员对驻地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整治,对每一个人都进行了细致的清洗、除泥和除虫。

    接下来的整军对李平而言,已迫在眉睫。

    无节制的快速扩充并不是什么好事,没有坚强的纪律和严密的组织,这群散沙很快就会失去控制,既不忠诚又不能战的营伍对李平来说毫无意义。

    李平在500多青壮中只筛选出了450余名作为兵员,其余一些身体偏弱、年轻较大的人都被李平筛选了出去,甚至一路南辙跟着他的70多人中,也有6个被他裁撤,李平已定了要走精兵的路子。

    其实这450余人李平也并不是都相中的,他勉强能看上的也就200来人,但他实在不能让那么多青壮都去干勤务,而让部队太少,只好捏着鼻子暂时先这样。

    这450余名青壮,被李平暂时编为3个哨9个队,每队下设3什9伍。

    为了便于指挥、方便士兵明晰营伍和弱化基层带兵者的个人色彩,李平采取了后世简单的记数式编制法:段强为1哨哨长,下辖1队、2队和3队,胡忠山为2哨哨长,下辖4队、5队和6队,马永为3哨哨长,下辖7队、8队和9队。

    营中各建制单位的名称,李平现在还不打算改,虽然这一时期明军的编制很混乱,怎么编怎么叫的都有,但他还不能搞得太另类,完全另类的编制名是很容易让人怀疑有二心的。

    那些妇女、匠人、老弱以及裁掉的青壮,都被统一编入保障营,并和部队隔开单独居住,主要进行生产和生活保障,宋宝来兼任了他们的营官。

    重新编设调整完部队后,李平并没有急于对部队展开全面训练,而是再次借用了他那个时空的一个成熟法子,这就是新兵训练前的骨干集训。

    大部队的训练和指挥要统一标准,都必须依托骨干,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层级把关和指挥体系。

    要实现指挥员的意图和要求,就必须首先让骨干们掌握并坚决的贯彻执行。部队的掌控终究是要依靠基层的初级指挥员们来完成的,这才会有班长是军中之母、连队是部队的核心之说。

    李平计划用三天来搞这次集训,这个时间其实是远远不够的,但李平实在是等不起,也不能再拖了,况且那么多部队没有强力的约束也很容易乱。

    从山中回来的头四天里,李平除了第一天去各兄弟部队走访,以及协调扩增营区和规划营区等几件大事外,其余三天他把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什长以上骨干的集训上,其他的事情统统都扔给了宋宝来。

    宋宝来的加入,把李平从极其耗费精力和时间的后勤事务中解脱了出来。李平更是一股脑儿的把金银、首饰、财货和物资全都交给宋宝来去统一保管和使用,宋宝来激动得全是干劲儿,李平也可以全身心的去琢磨训练上的事了。

    三天的集训很快就过去了,李平的骨干集训只能算是囫囵吞枣的结束了,营内各项大事也基本定了下来,李平迫不及待启动了部队的全面训练。

    一连五、六天,李平天天都和部队泡在一起,一起训练,一起吃饭,一起生活,对其他的事情完全不管不问,因为他实在是没有精力和心情。

    大规模的新兵训练,前几天本就最累,更何况是训练一大帮没有任何军事常识和见闻的文盲了。而李平手下的骨干们同样又是一帮雏鸟文盲,短暂的集训仅能让他们草草的学个形而已,能不能把部队按李平的想法训练出来,李平心里完全没底儿。

    直到现在他还在同如何让士兵们分清左、右脚而进行着艰苦的斗争,他的军官们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