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四回 高人再落七侠镇 各回各家各安睡(第1/3页)  武林外传之名捕燕小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听到自己世叔有打算在七侠镇定居开医馆,邱员外连忙接话到。

    邱员外知道如果自己世叔能够在七侠镇安家落户的话,那对于他们邱家来说简直是有天大的好处。

    他们邱家虽然是镇上的名门望户,但也仅限于七侠镇,出了七侠镇又有谁知道他这个土财主。

    可是他世叔不同,他世叔曾是太医院的首席御医,官拜太医院院使,官居正五品,比娄知县这个七品县令可要大多了。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世叔曾经是首席御医,他手中医治过的达官显贵、皇亲贵族更是不计其数。

    如此这庞大的关系网,邱员外光是想想就心惊。

    邱员外自己虽然无心仕途,不过他却想为自己的儿子邱晓东谋个好前途。

    在如今,平头老百姓要想当官无非只有三条途径,一是读书考科举。

    这是最主流,但同时也是最难的一个途径,科举路漫漫,有多少人皓首穷经,考了一辈子,到死都没有考上。

    晓东虽然自小聪颖,被师长赞誉有嘉,但是想要一番风顺的考过科举,这难度还是太大了。

    古往今来有多少大才,他们天资聪颖,从小就聪明过人,可是却栽在了这科举上。

    远的不说,就说面前的吕秀才吧,从小就是乡里闻名的神童,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精通诗词歌赋,如此天赋不比他家晓东强多了,可是现如今又如何?

    看着眼前衣着俭朴的秀才,邱员外的心中摇了摇头,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第二个吕秀才。

    而除了科举外,最耳熟能详的便是举荐了。

    举荐制度从远古以来就有,从尧舜禹汤到如今,不过能够被举荐的那都是些有大才之人,而且要有相应的作品和名声,他儿子还太小,同样也不适用。

    最后,最适合他儿子便是第三条路了,那就是入国子监!

    国子监,顾名思义就是为国育才之地方,作为大明王朝最高的学府,它算是朝廷自己的人才培育基地。

    从国子监毕业的学子,无需参加科举便可以成为官员,上到从二品布政司,下到正九品县主簿,并没有职位限制,可以说前途一片光明。

    虽然国子监中也有相应的考核,但是这些考核相比于科举要轻松许多。

    甚至,你如果想证明自己的实力,也可以转而去参加科举考试。

    国子监的学子被称为监生,是可以如秀才般直接参加乡试的。

    可以说,入了国子监,你就半只脚踏入仕途了。

    而这,还只是最基础的,在国子监读书,还有一个隐性的好处,那就是人脉。

    国子监就读的,不是有才学有关系从各地选拔上来的贡监生,就是受祖茵庇护的权贵子弟。

    原本以邱晓东的背景,他就是通过了贡监生的考核,背后没有关系,他也很难被选拔上。

    而现在如果能有邱神医的背景,那只要他考试成绩不是很离谱,那他必定榜上有名!

    为了自己儿子今后的出路,邱员外自然是想牢牢抱住自己世叔这颗参天大树。

    几间小小的店铺算什么,就是让他把这宅子让出来,他也丝毫不会有犹豫。

    当然,邱神医也不缺他这一个宅子,当了首席御医这么多年,邱神医可不缺钱。

    不过邱神医也没有拒绝邱员外的好意,毕竟有来往才会拉进相互间距离,既然他决定要定居七侠镇了,那他跟邱员外家就少不了来往。

    他笑着点了点头,接着他的目光又望向了小六。

    “那这落户的事?”

    听到邱神医的话,小六虽然感到有些不太对,不过他还是点头应道:

    “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