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2章 ?丽太皇太妃之死(第1/2页)  红楼之神级贾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高星现在是姜韬的死忠信徒,一心为姜韬考虑,感觉姜韬的想法有点极端,只好跪地劝谏道:“启禀陛下,非是微臣胆怯,实在是这两家都不好拿来立威啊!

    忠顺亲王无论如何说都是您的亲叔叔,以侄杀叔,陛下必将遭到文官们的口诛笔伐;

    孔家更是不好动啊!尤其是您为了一点财税动他们,满朝文官都不会服气的啊!

    厽厼。文官不服气,自然就能裹挟一些武将反对您。到时候一个不好就是天下大乱啊!”

    高星其实受儒教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他其实心里觉得姜韬这样直接杀自己的亲叔叔实在太不孝了。在古代,叔叔过世,侄子也有三个月左右的孝期的,可见侄子也要对叔父尽一定的孝心。

    再说了,忠顺亲王现在哪还有机会造反?姜韬杀这样的人显得有点不仁了。

    不过他是死忠信徒,可不会真的违逆姜韬。即便姜韬的行为与他一直以来的三观不符,但他也没有背叛姜韬的想法。

    姜韬只好下来亲自扶起高星道:“朕何尝想不到这些问题啊!?但是你也知道朝廷一年的税收仅有五百万两白银,这种情况不改变的话,早晚大华跟前明一样要被财政问题拖死。

    改革税收问题势在必行!

    朕既然已经颁布了圣旨,那就必须严格执行下去,否则以后朕的圣旨就更没人在乎了!

    现在就有人说朕的圣旨出不了京城,甚至出了紫禁城就不管用了!这话虽然说得夸张,但是如果我们大张旗鼓的搞得税收政策真的落实不下去,搞不好这句话就要成真了!

    而如果朕不敢对亲王开刀,不敢对衍圣公开刀,只拿一些小官小爵开刀,估计他们也不服气。达官显贵们更不会把朕的税收政策放在眼里了。

    所以朕只能从亲王和衍圣公开刀,方能震慑天下!

    至于以侄杀叔有违孝道的问题,真不会在乎的!唐太宗杀兄杀弟囚父,还不是一样成为一代圣君吗?

    至于收拾了衍圣公,有人会谋反的问题,朕也想过了,想造反的人总能找到造反的借口;不想造反的人,朕就是杀了他亲爹他都不会造反。所以即便有人以此为借口造反,朕也不怕,刚好把这些阴谋造反的野心家一网打尽。”

    高星还不知道贾琏和姜韬掌握的现代化军队的杀伤力,所以有点担心也情有可原。

    甚至现在的很多武将也对姜韬建立的新军不屑一顾,他们一直对火器有个印象就是:一下雨火枪就是个烧火棍。

    当然了,贾琏和姜韬也没有给任何人解释的义务和心思。

    就让大家鄙视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孙子兵法有言:能而示之不能。我的军队这么牛逼对外就要让人觉得我的军队很弱小。

    高星见姜韬对自己的军事力量很有信心,有心提醒一下却又觉得自己不懂军事,不知道从何说起。

    不过他还可以从文官的角度来劝谏:“陛下不可大意啊!前明时代,很多皇上在宫里死的不明不白。

    比如明武宗朱厚照能骑善射,能带兵打仗,身体应该说很好的,但是仅仅因为落水就惊吓过度、不治身亡!

    明熹宗朱由校经常做木匠活,经常干体力活按说身体应该也很不错,但是却同样因为落水而生病,莫名其妙的就病死了!死的时候才二十几岁!

    这两个皇帝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宠信太监,对文官比较苛刻。所以微臣有理由怀疑,他们的死很有可能是文官谋杀的!但是因为史书就是文官书写的,所以这里用了很多春秋笔法。

    陛下你如果执意要首先对付忠顺亲王和衍圣公的话,一定要防备有人在宫中刺杀您!文官最擅长蛊惑人心,总有一些人,以为自己是杀身成仁,为了刺杀您,宁愿不当男人当太监,宁愿舍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