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7章 ?结党营私?(第1/2页)  红楼之神级贾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贾琏和姜韬虽然都学过四书五经,但却远远未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水平估计还不如一个秀才。

    还好大华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下位者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跟上位者辩论。要是真按照民主制度进行辩论的话,估计贾琏二人只能沦为提线木偶了。

    当然了,民主制度毕竟远比封建社会的制度先进,日后贾琏二人能够把来自现代的思想传播出去,至少让人们承认“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会慢慢过渡到民主制度。

    这段时间,贾琏在会客的时候,也针对自己看重的人才,也进行了一些试探,听取了大家对建立派系的意见。

    其实贾代善活着的时候,围绕着荣国府已经形成了一个派系,不过大家都心照不宣,明面上和暗地里都没有提过派系的事。

    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以前就是以贾家为核心的一个团体,王子腾在红楼梦的记载中,就靠着贾代善留下的政治遗产,上升到太尉的高度。

    贾琏出人意料的获得了皇上的信任,继承了荣国公的爵位,贾代善原来派系里面的人又一次聚拢在贾琏的周围。

    当然派系里面也不是人人都愿意正式组建派系的,比如史家两兄弟就直指贾琏意图结党营私,是小人行径。

    搞得贾琏很尴尬,却又不好发作,毕竟这两位跟贾老太太是姐弟关系,辈分太高。

    还有一些迂腐书生也反对组建派系。其实这里面有人是伪君子,既想抱团取暖,又怕落人口实。见贾琏过于年轻,他们就想找个机会压一压年轻人。

    不过贾琏也不是什么心胸开阔之人,敢跟他扎刺的人,他都记在小本本里,日后自然会给他们个教训。

    封建社会的政治本质上还是很肮脏的。贾琏现在怎么说也是堂堂的国公了,要是被地位不让他的人教训了,没有教训回去,可不会有人认为他心胸开阔,只会当他是软柿子,有机会就踩他一脚。

    当然了,明确反对贾琏建立派系的人还是极个别的。绝大多数都是乐见其成的。

    一方面结党营私是封建官场的常规操作,不结党的人升官困难。人毕竟是社会动物,总有个三五好友,相互之间互为奥援,也就是结党的雏形。

    而且很多官员都加入过多个派系,有的甚至同时加入多个派系,在各个派系之间见风使舵、跟红顶白。

    所以能够成为贾府座上宾的人,基本上都有结党的经历,对贾琏建立派系也都非常赞同。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家都还不知道贾琏居然“胆大包天”地准备公开建立派系,还以为贾琏建立的派系和以前一样,都是暗地里心照不宣的搞活动。

    党这个字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可不是什么好词,繁体字里面“党”字上面一个“尚”字,下面一个“黑”字,意思就是说“党”就是尚黑的意思,崇尚黑暗能是好词吗?也说明了结党只能暗搓搓的搞。

    大华的官场上,大家结党营私都是心照不宣,像贾琏这种直接试探在很多人眼里显得不成熟。

    不过嘛,贾琏毕竟未满二十岁,年轻人嘛,稍显幼稚也情有可原。

    贾琏连续两个月每天平均会见十个人,总共见了六百多人。

    通过现代化的暗中面试,贾琏从中选出二百多人在未来组建自己的派系骨架。

    这年代,能够当官的基本上都是精英,所以选取的比例还是很高的,达到了三选一。

    尤其是江南一带,贾家本身就出自金陵,自从定居京城以来,宁荣二府一直都是金陵会馆和江南会馆的主要赞助人,江南一带进京赶考的学子都能在两个会馆里面免费吃住。笼络了不少江南士子的人心。

    江南一带向来是科考重地,大华建国以来除了多少进士,基本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