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9.你似乎对华国的医院有什么误解(第1/2页)  最终诊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祁镜说的自然是华国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医。

    中医没有套路,治病没有现代大医院那种仿佛流水线一样的操作。传统中医也和过度消费民族情怀、实行中药西制的中成药不一样,严格的望闻问切和坚持千人千治的理念基础,让极富主观色彩的传统中医反而异常地严谨。

    由于过于主观,甚至断病抓药都一手操办,所以一旦治坏了那就是庸医,没有任何甩锅的余地。

    当然中医的弊端也非常明显,除了见效缓慢外,接诊时间过长,人才培养困难也是缺点。

    没有明确的直观理论做支撑,主观色彩浓重,学起来就很容易走弯路。此外中医学系也需要大量时间和经验,这在现今的中医环境下很困难。很多中医治病诊断技术都是口口相传,都需要传承,更加剧了中医人才凋零的现状。

    不过好在华国早就和世界接轨,在西雅图找上一家中医馆并不难。

    祁镜知道一家挺出名的中医针灸馆,不仅仅是华人,还有不少当地人会去他那儿治病。

    别看是个在异国他乡开的针灸馆,馆主人拿的却是华国中医研究院博士学位,基本是中医能拿的最高学历了。

    考恩特听说有这么个地方,二话不说就结束掉了病例讨论会,带着祁镜、徐佳康和他的学生贝丝,拉上一辆出租车就直奔针灸馆。

    老头对中医不了解,这次去也是想碰碰运气,毕竟在米国中西医间各自安好,并没有太深的隔阂。

    反倒是同行的徐佳康深受国内的影响,带了几分怀疑。而贝丝心态和他们不一样,只是图个新鲜而已,有些人就是对神秘的东西没有抵抗力。

    “祁镜,你说的中医真的有用?”

    “去试试又没所谓,反正病人都那样了。”祁镜坐在前座回头看了他一眼,问道,“你不会真以为中医都是骗人的吧?”

    “我是觉得没什么用。”徐佳康看向窗外,不以为然。

    祁镜想想倒也不意外。

    王廷是出了名的不待见中医,何天勤和王廷还是师兄弟。两人在业务上虽然争得你死我活,但在某些方面却格外一致。这人是何天勤的学生,自然继承了这套“优良”传统,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

    有偏见不奇怪,可当偏见影响了救人时的决断就会出大问题。

    “去看看吧,整整398个条文,那就是398个鲜活的病例,里面有一些还挺有意思的。”祁镜笑着说道,“当时科学技术还很落后,虽然理论我们用不上,但实践方法还是很有用的。”

    徐佳康笑了笑:“你的涉猎可真够广的......”

    “博采众长嘛。”祁镜难得正经了一回。

    马守明开的中医针灸馆在市中心以南,算得上是西雅图最出名的一家了,在整个华盛顿州也是闻名遐迩。时近傍晚,馆内依然排满了病人,除去华人外这儿确实有不少当地人。

    对他们来说,西药不管用的时候中医恰恰会给他们带来惊喜,这是属于病人的经验。

    四人简单表明了来意,因为病人太多,只能先在古色古香的诊堂外等上一会儿。

    对祁镜和徐佳康来说这儿很普通,国内这种风格的装修不少,除了看着有些亲切外没什么好惊讶的。不过贝丝就不一样了,没出过国,还一直在医院工作,初次见到这种地方总会觉得欣喜。

    “这就是华国的医院吗?华国医院都是这样的吗?”

    “不是......”徐佳康觉得自己有点接不上话。

    “你似乎对华国的医院有什么误解。”祁镜笑着说道。

    红木的药柜药橱、屏风、墙上挂着的水墨字画,甚至贡台上摆放着的几尊祖师爷雕像都是她仔细端详的对象:“这位是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