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十二 杨嗣昌面圣献策 常游击血战浮桥(第1/3页)  大明孤忠李定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月十八日,牟文绶与刘良佐率领官军在挂车河击败西营义军,张献忠向南奔走湖广,安庆之围旋解。

    与此同时,身处紫禁城的崇祯帝也没有闲着,他再次在乾清宫中召见了兵部尚书杨嗣昌。

    杨嗣昌才华横溢,机敏便捷,对历史掌故了如指掌,每每面圣之时皆能思如泉涌,侃侃而谈,与前任兵部尚书张凤翼的呆滞木讷迥然不同,故而崇祯帝对其几乎言听计从。

    待杨嗣昌礼毕起身,崇祯帝让司礼秉笔太监王承恩搬来了一张几凳。

    皇上赐座,杨嗣昌不禁受宠若惊,赶忙再次磕头谢恩,然后小心翼翼地坐到几凳上,身体前倾,只坐了半个屁股。

    “当今天下,建奴袭扰于外,流寇祸乱于内,国家危难,不知卿有何破局良策,尽可知无不言。”崇祯帝忧心忡忡地询问道。

    “皇上,微臣心中有个构想,不过尚不成熟……”杨嗣昌欲言又止。

    崇祯帝眼睛一亮,满脸期许地说道:“卿但说无妨,今日这里只有你我,没有君臣。”

    见皇帝都这般说了,杨嗣昌也便壮足了胆,向崇祯帝说起了自己构思已久的作战方略:“皇上,依微臣看,当今天下,好比人的躯体,京师是头脑,辽东是四肢,中原是腹心,如今形势是烽火出现于四肢,流寇祸乱于腹心也!”

    崇祯帝微微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卿的这个比方倒是特别,不过也算贴切。”

    见杨嗣昌停了下来,崇祯帝连忙伸出手,示意他继续往下说,杨嗣昌点了点头,接着分析道:“皇上,外患虽然乘之甚急,然而内忧更不能忽视,如果听任腹心流毒,脏腑溃痈,徒有完好的四肢又有何用?”

    这话说到了皇帝的心坎里,只见崇祯帝连连点头,迫不及待地追问道:“那依卿之见该当何为?”

    趁着皇帝兴趣盎然,杨嗣昌当即提议道:“微臣以为攘外必先安内,倒不妨遣使去往关外面见皇太极,多赏赐他们些金银珠宝,暂且将其稳住,然后再集中兵力,一鼓作气荡平流寇!”

    为了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杨嗣昌建议必须增兵十二万,其中步兵七万四千人,骑兵三万六千人,并通过均输、溢地、寄监学生事例、驿递四个途径,增饷银二百八十万两。

    崇祯帝听后对与清廷议和之事不置可否,只是同意了加派剿饷和练饷的提议。

    随即,杨嗣昌又向崇祯帝阐述了自己构思已久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作战方略。所谓四正,就是陕西、河南、湖广以及江北四个正面战场,这四个地方的巡抚,以围剿为主,防御为辅;六隅,则是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六个侧面战场,这六个地方的巡抚,以防御为主,围剿为辅;另设置总督、总理两个大臣,根据义军行迹,专事征讨。总之,总督、总理负责随敌剿杀,各地巡抚负责四面合围,大家各司其职,不论主战场在哪,都必须围成一个罗网,这就是十面张网的意图。

    在解释完自己的作战方略后,杨嗣昌拍着胸脯向崇祯帝保证道:“皇上只需下三月死功夫,便可了结十年不结之局!”

    崇祯帝听罢,激动得连连拍案叫绝,叹道:“朕悔恨用卿太晚矣!”

    在杨嗣昌的推荐下,崇祯帝决定起用熊文灿总理南京、河南、陕西、四川、湖广五省军务。

    熊文灿走马上任后,大力推行先抚后剿的策略,瓦解各路义军。

    七月,张献忠派遣定国率龙骧营为先头部队,兵锋直指扬州。

    接到军令,定国当即回到营中,召集来副将靳统武、祁三升及其他大小头目。

    待众人在营帐中聚齐,定国踱步走到大伙中间,环顾一眼四周,伸手示意大家坐下,又让亲兵从外面抱进来了一个大西瓜,在大案上用刀切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