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四章扬州船帮的自救行动(二)(第1/3页)  重生之大宋浮生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钱惟演家藏书极富,可与秘阁相比,尤其收藏有很多古代书画,所以对于古代书画的研究颇深,能辨别古画的真伪。

    这幅《虢国夫人游春图》描写得是唐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及其侍从春天出游的行列。

    画中前面有三个单骑开道,依次为男装仕女乘黑色马;中间并列两骑,即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并辔而行,均骑浅黄色骏马,虢国夫人居全画中心位置,秦国夫人侧向着她,二人脸庞丰润,雍容华贵,神情悠闲自若。

    画中最后并列三骑,中间为保姆,一手执缰绳一手搂着怀中小孩,保姆右侧为男装仕女,左侧为红衣少女。绢本设色,纵52厘米,横148厘米。

    钱惟演细细钻研了一番,最后兴奋地说道:“嗯,的确是真迹啊,这可是无价之宝,老夫可承受不起。”

    他把画恋恋不舍地交还了常益林,常益林忙说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好画只能配才华横溢之人,所以这幅画只有在相爷处才能体现出价值来。在小民眼里就幅普通的画绢,除了好看点,就别无用处了。还望相爷收下,莫要推辞了。”钱惟演还在推辞不已。

    这时黄谦也劝道:“老师还是收下为好,这位常公子也是一番心意,他也是粗通文墨,对书画一窍不通,所以这幅画在他手里只不过是附庸风雅之物,当时明珠暗投了。”

    最后钱惟演在两人反复劝说下就收下了,最后还掸了掸上面的微尘。

    三人又谈了些话题,常益林也讲了些扬州的风土人情、奇闻趣事,时时引得其他两人哈哈大笑,三人自始至终都没谈扬州船帮的事。

    三人又寒暄了一会后,就要起身告别离去,常益林借口帮钱惟演首诗画轴的功夫,偷偷地往画卷里塞了十万贯的银票。

    最后三人都心情舒畅地离开了。

    此时的常益林回到家中,就考虑着寻找韦御水替身之事,他派人撒网式地寻找和韦御水年龄相仿的面目相像之人,最好是重病的将死之人。在扬州四十万人里寻找符合要求的人,确实难度极大,但是常益林也必须硬着头皮去做。

    虽然他对父亲的这个提议有些不屑一顾,也对韦御水怨愤不已,觉得父亲老了不分是非,太念旧情。但是还是为了维护父亲的威望,他也得全力去做。

    此时滕利群的破旧的家已经人去屋空,他一家人被孟鸣安排着去了东京,他给王惟一写了封信,要他给滕利群的娘子治病,并让他用青霉素来治疗。

    他的房子赠给了从河北东路逃荒来的一人家住,连同自己的船也送给了这家人,这家人顿时感恩戴德。

    这家家主叫查云鹏,沧州人士,四十五六岁左右,颇通武艺,领着老婆和四个孩子,流浪到扬州,可也多亏了滕利群的接济,平时也经常雇他去跑船,才饥一顿饱一顿的熬了过来。他娘子查王氏,四十一岁了。他的大儿子二十二岁,叫查良宏;二儿子十八岁,叫查良伟。

    两人自幼随父习武,武功也是了得,现在查云鹏和他们比划起来也不是对手了。

    还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查玉娘十六岁,小女儿查珍娘十三岁,都是精通武术,这一家简直是武术之家。

    自打滕利群把家当都给了他之后,他这一家人的生活也改善了许多了,平常就是带着两个儿子跑船拉货,由于他的运费较别人低,为人也忠厚老实,颇得货主的认可,再加上滕利群的原有那些老客户,也所以生意也不错。日子好过了起来,每天能吃上一顿肉了。

    这天他揽了一单生意,就是从扬州城北运粮食到城南的火车站,他和两个儿子把粮食装满船舱,便拉着雇主向城南驶去。运河上的船来往不息,海舶、大舰、网艇、大小船只、公私浙江渔捕等渡船、买卖客船,皆泊于江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