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东京我来了(第2/3页)  重生之大宋浮生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独院可住,就让李先生一家住在哪儿。

    安排完毕,大家都休息调整一下。

    今天腊月初九,昨天修整一番,孟鸣一家人和李先生一家坐在一起聊聊天,新的环境、新的气象,得有新的规划。

    现在官家赏了孟鸣家纹银一万两,黄金千两,加上家里的四千两,库里的丝绸锦帛、奇珍珠宝挺多的。衣食尚无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能闲在家里没事干呀,爹才三十出头,爹也不想闲着,想谋划点事做。

    孟鸣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趁着还有两天的空,去外面看看。

    孟鸣让焦富给他做向导,毕竟人生地不熟的,况且孟鸣还是个路痴。他俩出了门,沿着巷子走,才知道他家在的这巷子叫北讲堂巷,可以向东通到南北走向的赵十万街,北讲堂巷到南面有条南讲堂巷,到北面有条界身南巷,这片区域住的是显贵之家。

    北讲堂巷第一家已空置,而第二家是开封府尹冯拯家;第四家是刘美的府邸,皇城司提辖;第五家是李迪家现任吏部侍郎兼太子少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出了巷子,到了皇建院街,向南沿着路东侧走,看见一家印书房,叫墨涵印刷铺。孟鸣进去一看,还是雕版印刷,印经义的居多,也印杂书。现在的书挺贵的,一套四书五经的近百两银子,一本论语五两银子。

    活字印刷此时还没出现呢,对了可以开一家印书房,让爹去经营。

    孟鸣又到了樊楼,樊楼是东京标志性的建筑群,五楼之间又有飞桥供人来往,楼内有有走廊供人上下,让五座楼成为一彼此相通的整体。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樊楼“宣和间更修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朱帘绣额,灯烛晃耀。”

    每到东京上元灯会,樊楼屋道:“是魏少尹吗?孟鸣特来求见的。”

    只见门猛然打开,不是魏大人是谁。

    魏忠平一把拉住孟鸣说:“真巧呀,说曹操,曹操就到,来同叔我给引荐一下,这就是“明月几时有”的小作者,北海孟鸣,10岁”。

    孟鸣看见一个俊美的青年男子,神采飞扬,眼神清澈明亮,一身青色便服,腰间一束带,挂一玉佩,一身正气的样子。

    孟鸣打量着他,他也在打量着孟鸣。

    魏忠平也给孟鸣介绍:“这是我师弟晏同叔,廿六岁,抚州临川人,翰林学士,左庶子。”原来两个人都师从刚去世的陈彭年。

    晏殊也热情的说:“孟鸣弟,年龄还这么小,文思这么出众,真是羡煞旁人。”

    孟鸣也说道:“同叔兄堪称我辈的楷模,五岁誉为神童,14岁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同叔兄的神色毫不胆摄,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受到官家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俩人正在寒暄客套着。

    旁边的魏忠平玩笑般的打断了我们的对话:“别客套了,有没有考虑我的感受啊,要不你俩切磋一下。”

    他俩人异口同声地说:“文无第一,相互交流指正才行!”

    魏忠平说道:“我提议,今天我看见园林里梅花开来了,请两位就以梅花为题写一首吧”。说完叫来伙计,拿来纸墨笔砚,真是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他们让孟鸣先来,孟鸣就先写首词《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接着又写了一首诗《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孟鸣写完后把笔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