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圣人家事(第1/2页)  武唐春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勃与薛牧二人离开升平司后,便乘快马直奔皇城,一路上惊起阵阵喧闹,若非有官服在身,怕是早被巡街武侯抓去京兆府了。

    折腾了一路,终于抵达嘉福门,此时此刻,不善骑术的薛牧感觉五脏六腑都移了位,若非子安兄催得急,他早已换成“病号”专用的牛、马车了。

    “司丞,究竟是何事?”薛牧在禁军侍卫帮助下,勉强顺了口气,开口问了一句。

    “吐蕃使臣今早向礼部递了文书,宣称不日将离开离开长安。”

    王勃跃下马背,凑到薛牧身旁搀扶,低声解释道:“其实也是走个过场,圣人早已知晓此事,并留了旨意,任其离去。”

    薛牧眉头一挑,这几天他天天待在衙署内看公文,接触最多的就是陇右战事,下意识地联想到了战争,本想追问几句,就看到王勃满脸不悦,似乎想到了什么恼人的事,左袖袍一甩,声调不自觉地扬起。

    “蕞尔吐蕃,也敢屡次妄言求娶公主,这芒松芒赞怕是得了失心疯。”

    几个宫役走在前面引路,听到王勃的喝骂声后,瞬间熄了结交之心,纷纷低下头不敢多言,以免触怒这位太子心腹。

    有隐情?

    薛牧一个外臣,也不太了解宫闱之事,索性默默地听着。

    “二郎年少,不知这芒松芒赞如何嚣张,吾等知晓内情后,恨不得生啖其肉。”

    相识已久,薛牧很少见王勃气成这样,赶紧宽慰道:“子安兄,一个不知礼数的土酋而已……”

    话还没说,就被打断。

    “二郎,且听我说完!”

    “此獠乃松赞干布之孙,十七年前,曾遣使来朝,请求圣人将公主下嫁给他,可使团尚未抵达长安,兵部便收到吐蕃猛攻吐谷浑的消息。”

    闻言,早已不是官场小白的薛牧愣住了,因为,他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一方面想做圣人的女婿,一方面又派兵攻打唐朝的附属国,这算什么诚意?

    看来,这家伙比他祖父还要混账,当年松赞干布也曾干过这种事,可惜被大唐天军吊起来打,最后进献黄金五千两、以及其他珍宝数百,才娶了一个宗室女为妻。

    “此后,此獠不断派遣使者来长安,言称大唐一日不将公主不入吐蕃,他便一日不罢兵。”

    王勃语调严厉,吓得宫役们纷纷弯下腰,以示惶恐以及不敢妄议朝政之心。

    见状,薛牧心中依旧不解,公主和亲与否,关东宫何事,况且圣人已有定夺,还有什么可着急的,非得宣他一个七品主事官入宫。

    “这次吐蕃使团入长安,一为安西四镇,二为求娶公主。”

    见子安兄三句不离公主,心思细腻的薛牧瞬间想到了关节所在,想必这芒松芒赞心高气傲,不肯跟他祖父一样,迎娶一个空有公主名头的宗室女回去,否则圣人绝对不会一直拒绝,早就答应了。

    毕竟,从太宗起,朝廷就有把宗室女嫁给酋首、换取和平的国策。可惜,思慕唐恩的外酋太少,白眼狼居多。

    在薛牧看来,外嫁公主弊大于利,公主出嫁,圣人为了显示恩典,通常会在送亲队伍中安排一些乐工、医工,以及技艺精湛的匠师。

    这些蕃酋平白得了技术之后,虽然短时间内上表归附,暂息兵戈,但等他们国力强大了,却背弃盟约,反过来攻打大唐。

    薛牧越想越不解,后世有个明朝,后期打仗屡战屡败,但从不和亲,大唐不管能不能打赢,若敌酋开口、将姿态放低一点,大概率就能娶个公主回去……

    这点是真憋屈啊!靠和亲根本换不来和平,要把这群贼酋打疼、打怕了,才是唯一的正解。

    念及此处,他正色道:“如今,圣人膝下可还有公主未曾婚配?”

    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