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初到长安(第1/2页)  方寸游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晋国都长安,东迄黄河、西达渭水之滨,北起九山,南至秦岭北麓,以山水为界,宏大至极!

    长安城内布局严谨、街衢宽阔、渠水纵横、绿荫蔽城,最让人所乐道的是作为一朝国都,竟没有城墙遮挡!开国之君晋太宗曾说过,以砖瓦为墙,劳民伤财,外敌可至长安,则墙亦无用矣;以民心为墙,则无人敢窥伺大晋基业,故而大晋长安永不筑墙,其胸怀之大气可见一斑。

    也正因为没有城墙阻拦,人口日益增长的长安城一直在扩张,时至今日,已是方圆百里,人口千万的巨城。

    城中的皇宫并不算大,最有权势的大晋皇帝就在这皇宫中向天下发号施令,大晋的皇位传承很有意思,皇子们在诞下之初便由内廷司礼监抱走,交由选定的农户或者军户抚养长大,让他们从小就能深知人间疾苦,长大后再参军,在战场上厮杀几年,之后是从仕、经商、务农都由自己选择,这期间毫不知情的小皇子们成长的一点一滴都会有专人向皇帝禀呈,让皇帝对皇子们的品行良莠有所了解,而皇子们二十四岁时才会被告知身世,接入皇宫,恢复皇子身份。最后不管是谁来继承大统,新皇帝大多会因幼年时的成长经历,成为一个薄徭役,重民生,关心民间疾苦的好皇帝。所以大晋立朝三百余年来,皇帝少有昏庸,多是贤君,江山如晋太宗所愿一直太平稳固。

    管理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巨城不容易,光处民生事务的衙门就有八个,这样分区管理倒是不显臃肿,而像三省六部这样的重要机构多在老城区里,而金吾卫总司就在老城区的西城一个角落里。

    虽是角落,可这里每日都是异常繁闹,总司大门外的青石路宽俞十丈,周边茶摊酒肆很多,而且买卖还都不错,很多人驻足于此都是为了一睹诛魔碑的风采。

    那诛魔碑立在金吾卫总司大门左侧,高三丈三,碑那个玄石一直叫悟清大哥,还一直对他多有奉承?”

    窦三刀道:“确实是我亲眼所见。”

    尹天寿点了点头,叹道:“小三,你呀还是太年轻,根本不懂,那玄石是化生寺方丈慧心大师众多弟子中资质最高、慧根最好的,他修的是化生寺最上品,也是最难学的地藏三生经,这地藏三生经自化生寺建寺以来,有能力修习的不出五指之数,就连曾被誉为千年第一聪慧之人的慧心大师都曾说过自己资质愚钝无法参透,你可想而知这个玄石小和尚是怎样的了得,这样的一个小和尚,怎会违背自身意愿去对人溜须奉承?他对那个悟清说的好话,你虽听着像奉承,但那肯定是发自小和尚内心的真实想法。”

    窦三刀对尹天寿的话语一向是坚信服从,这一次也不例外,现在细想起来,那小和尚想要便要,想说就说,夸赞悟清时虽然自己听不惯,但那眼神清澈,的确不似违心。

    尹天寿突然一笑:“那慧心和尚打的什么算盘,竟把自己寄予厚望的弟子安排到了这方寸山悟清的身边做了跟班?”随即又摇头道:“不想了,这和尚的机锋最是难猜。”

    窦三刀迟疑了一下,打断了尹天寿自言自语,问道:"大将军,清风细雨楼之事……"

    尹天寿摆手道:“此事全权交给你,你自己去弄吧!那悟清若是来了长安,记得让他来见我。”

    窦三刀知道谈话到此已经结束,躬身领命而出。把门带好后,便径直去了前院,刚走到一半,迎面跑来一个门卫,对窦三刀说道:“都尉,大门外来了一个年轻人一个和尚,说是来找您的。”

    窦三刀一愣,随即展颜道:“好!我这便去!”

    那门卫支吾道:“他俩人后面还跟着几个要账的……”

    …………

    长安繁华,人所共知,悟清和玄石进了长安城,先打听好了金吾卫的位置,便一路闲逛的走了过来,一个乡野小子,一个没出过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