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七章 顺军再聚战荆州(第1/2页)  忽如一夜风雨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顺军更名忠贞营的消息传开后,其他的大顺东路军余部,因在何腾蛟处得不到粮饷,除了郝摇旗、王进才二部留下外,先后移营北上,在驻岳州的马进忠部接应下转入荆州地区,实现了东、西两路大顺军的会合,声势大振。

    何腾蛟不仅不从自身查找问题,反而疑心堵胤锡在背后弄事,借以壮大自己的势力,心中极为不屑,免不了要在背后对堵胤锡拳打脚踢。

    堵胤锡自然也知道,但他在想:“事已至斯,再大莫过于复国,而要复国,则必须联合和争取一切能够联合和争取的人,哪怕个人遭受委屈,甚至于牺牲。”

    堵胤锡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如是想就如是说了出来,见众人虽有所不解却还是纷纷点头,心里甚慰,又道:“所以哪,今后,这些事可以了解,但不可以说出来,以免影响了团结。”

    说着,目光又转到了地图上,边看着边道:“咱们现在拥有了一个不错的形势,我想咱们不能浪费了,必须要有所作为。”

    众人深为其所感动,纷纷称是。

    他顿了顿又道:“我的想法是,我率领本部兵马会同忠贞营攻下荆州;同时,请湖广总督何腾蛟跟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章旷等率军由岳州北上。

    双方会师后合兵一处,共捣武昌,接着便可引兵东下,直指赣、皖大地,若能一鼓作气,天下局势或尚可有为。”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众人,一脸征询地道:“诸位以为若何?”

    显然地,他的旧部还在沉思着,忠贞营的李过、高一功等已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兴奋地连连高声叫“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这荆州的守将叫做郑四维,原曾经是李自成的部下,李自成南撤途经荆州时,命大顺原驻荆州的主将任光荣随其东撤,留郑四维协助孟长庚守荆州。

    郑四维乃河南省尉氏县洧川东里(今朱曲村)人,幼年就顽皮失学,品行恶劣,长大后更是横行乡里,恶拿横索,每为父老侧目。

    李自成率部战河南,郑四维趁混乱加入了李自成所部,因作战勇猛而屡得升迁。任光荣率所部六千余人入驻荆州,他以偏裨将校的身份跟着而来。

    任光荣在时,郑四维还有所畏惧,任光荣走后,郑四维心里便开始打起了小鼓,及至闻知李自成遭遇不测,大顺东路军被打得支离破碎,星落云散,任光荣也不知所终,郑四维居然杀死主将孟长庚,率部去投了清英亲王阿济格。

    其时,长江中游地区已至夏天,闷热潮湿的溽暑天气,让来自白山黑水之间的八旗将弁感到严重不适。阿济格见郑四维主动来降,备为嘉赏,当下便委他任副总兵、率领本部兵马守荆州,自己则不等诏命忙着班师。

    之后不久,先是义军出身的马进忠部脱离降清的左梦庚,来取荆州,又有由陕西汉中经四川达州、夔州等处进入荆州境内的大顺西路军,得知郑四维降清,攻下了荆门、当阳,来向郑四维复仇。

    因不适应湖广的天气,八旗将弁没人愿意留在湖广,湖广一带除了总督衙门的少量军队,主要是投降过来的原明军或大顺军在当地驻防。

    郑四维无计可施,只得向清廷紧急求援。多尔衮唯恐发生“雪崩”似的溃败,命清总督八省军门、梅勒章京佟养和,以高官厚禄善待郑四维,将阿济格留在湖北的“红衣大炮”火速划拨给郑四维,以全力支持其荆州守城之战。

    李过、高一功等虽誓死要拿下荆州,无奈将士们长途奔波体能耗尽,且不适酷热,原有的攻城火器也遗弃殆尽,而佟养和调来的火炮威势凶猛,粮弹充足,荆州城又经过多次整修,固若金汤。

    围城半月,强攻不下,李锦、高一功等损兵折将,锐气大丧,只好撤围离去。

    正是因为这一段,堵胤锡唯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