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二章 离谱的战争(第1/2页)  奋斗在五代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谷杀疯了。

    自打十一月末帅军渡过淮河,李谷的捷报就从淮南一封一封地送达开封。

    现在开封城人人都晓得,政事堂的李相公在淮南不停地打胜仗,今破两千,明夺一城,后灭三千...每隔几就有一封捷报送到郭荣的案头。

    这种况一直持续到了显德二年的十二月末,郭荣原本还急着发兵支援李谷,如今也不急了,打算等过完年再领兵南下,让军将士们先过个好年。

    按照最新一封的捷报,李谷已经扫清了寿州城外所有南唐据点,帅军围困寿州城,并开始修筑土垒攻打寿州城。

    “这南唐,难不成就没派援军支援寿州吗?寿州边上那么多州县,也没有派出援军?”李重进百思不得其解。

    李谷领兵从开封南下时,是十一月初一,南唐在开封不可能没有谍报人员,必然早已将周朝出兵的消息回报给了南唐朝廷。

    到如今,已过去了快两个月,李谷在南唐境内,除了与寿州守将郭廷谓的部队有过零星交战外,并未碰到其他南唐军队。

    寿州清淮节度使郭廷谓麾下就一万多人马,而李谷手头三万军队里,抛开一万负责修路的地方杂牌州军,剩下两万可是实打实的精锐侍卫亲军。

    郭廷谓自然不敢与李谷硬碰硬,布置在城外据点里的守军,也是一碰到周军就向寿州城仓皇撤退,所以李谷才能在寿州境内如入无人之境,捷报一份接一份。

    “其实,南唐朝廷还是派了援军的。”李延庆拿起今送达的一封报:

    “南唐皇帝李璟任命神武统军刘彦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领三万人支援寿州,江州奉化节度使皇甫晖为北面应援使,领一万五千人北上支援寿州,而且这四万五千援军,大多是后晋朝时投靠南唐的中原兵卒。”

    神武统军这一官名继承自唐朝军羽林军,听起来很威风,现在其实是武散官官阶,周朝也有这一官职,专门用来安置闲散武官和临近退休的老头。

    江州则是后世的江西九江市,离寿州足有千里之遥。

    当初后晋亡于契丹,后晋不少地方武将以为契丹要就此统治中原,一部分人不愿屈从契丹,便带领家属部众南下投靠南唐。

    皇甫晖就是当时投靠南唐的一员,他本是后晋朝的密州刺史,投靠南唐后升官发财成了江州节度使。

    南唐朝廷派刘彦贞和皇甫晖这两杂牌武将,领着一票中原降军援助寿州,看起来像是完全没把周朝和李谷放在眼里。

    “刘彦贞没听说过,皇甫晖我倒是认得。”李重进沉吟片刻后问道:“那这些援军目前何在?”

    李延庆看了眼报上标注的时间:“这封报是八前从扬州送出,当时,刘彦贞及其麾下三万援军尚在江宁城内,任命皇甫晖为北面应援使的诏令则从江宁刚刚发出,两军皆未北上。”

    扬州离开封足有一千二百里,报八送抵开封,已是乌衣台目前的极限速度。

    李延庆之所以要亲赴淮南,此时交通的落后也是一大原因,为了确保报的时效,李延庆需要近距离调度在南唐境内的乌衣卫。

    “八前都还未出发?而且还是皇甫晖这等降将领兵,这南唐朝廷当真是......”李重进都不知该如何评价南唐了,这就是自己即将要征讨的敌国吗?

    对于南唐的应战速度以及派出的援军,李延庆思来想去,发现一个词用来形容最为合适:离谱。

    战争开始已有两个月,李谷都领着军队从开封到了寿州城下,南唐组织的援军不光都是投降的杂牌部队,甚至八前都还在驻地磨磨蹭蹭,寿州附近的州县也完全没有支援寿州的意图。

    总而言之,南唐这仗目前打得很离谱。

    南唐应对离谱,李延庆依旧保持理智:“南唐救援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