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八章 校射(三)(第1/2页)  奋斗在五代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个也不怎么样啊。”郭荣百无聊赖地看着校场中箭的矮个少年:“这都十五箭了,才中靶五箭,王彦超是怎么教儿子的?”

    校场中正在箭的少年,正是许州节度使王彦超的独子,今年刚满十七的王遵。

    王彦超此时还在河北胡卢河戍边,并监修河道挖掘工程,妻儿子女皆留在京中。

    “三哥很不错。”李延顺咧嘴笑着,用力地拍打弟弟的臂膀:“而且你才十六不到,二十箭中十五,说出去不丢咱们李家的脸。”

    待到最后一名参赛者击完毕,李延庆的最终成绩便定格在了第二。

    李延庆卸下上札甲回到看台上时,校比试已经接近尾声。

    不过安守忠中靶的十五箭有两箭都是命中靶心的,而李延庆并无一箭中靶,两人的成绩看似相当,其实还是有些差距的。

    校场中,李延庆已经将二十支箭矢悉数出,共计中靶十四箭,比安守忠少了一箭,目前与两名出场过的选手并列第二。

    安守忠双手抱,心中暗赞:这李延庆文武双全,而且气质上也符合小妹的要求,家室也与我安家门当户对,确实是个联姻的上好选择......

    在精通术的安守忠看来,李延庆的术可谓是相当不错,捏弓弦的手臂能够做到纹丝不动,眼神也相当集中和锐利,李延庆只需再练上个一两年,便是妥妥的术高手。

    相比起北边高台上的郭荣,坐在低处的安守忠能够看得更细致些。

    首位登场的安守忠,在离场后便坐在了右侧看台上。

    “也是。”郭荣脸色稍霁,今还算是有所收获,只要对安守忠多加栽培,并适当地给予他一些历练,那就未来可期。

    张守恩见郭荣绪有些低落,连忙劝慰:“不过这李延庆十六都不到,还很年轻,陛下可静观之,待来年再看,且首位出场的安守忠可谓是文武双全,不失为一可造之材。”

    郭荣坚信,精通武艺兵法者,必然术高强,因为箭术高强者不光要体健壮、耳聪目明,还需要有不为外物所动的坚毅内心,而内心坚毅者,掌握其他才能时,便能事半功倍,能力自然也就出众。

    对于人才的选拔,郭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可惜。”郭荣叹惋道:“若是他术也高超,那便是我大周之福了。”

    张守恩附和道:“确实,这李延庆看似十六中十二,可有三、四箭都极为勉强,术难称精通。”

    郭荣一直认真地关注着李延庆,见李延庆成绩并不算太出色,不由微微皱眉:“看起来较为一般呐,并无李重进和李延顺那般术。”

    很快,李延庆便出了十六支箭矢,中靶十二次,且无一次中靶心,其中甚至有两箭在了靶边上,差点就未能中靶。

    “很好。”李延庆放下弓箭,低声赞赏了自己一句,右手顺势从箭袋中取出下一支箭矢。

    箭矢并未中靶心,而是钉在了李延庆预想中的箭靶左下部。

    时候已到,李延庆眼中精光一闪,右手拇指和食指骤然松开,一声惊雷,箭矢破空飞去。

    四面八方的观众、脚踏的地面、头顶湛蓝的天空、以及飘的微风都失去了踪影。

    片刻之后,李延庆的整个意识世界中,仿佛只余下自己、手中的弓箭,以及面前的箭靶。

    李延庆并不着急,静静地聆听着弓弦因紧绷而发出的轻微爆响。

    校场中央,李延庆张弓搭箭,锐利的眼神死死盯住六十步远的箭靶。

    而且文武双全的官员,最适合镇守一地,郭荣是想把李延庆当封疆大吏来培养。

    对于真正的人才,只要忠心实干,郭荣向来不会吝啬官位与赏赐。

    “嗯。”郭荣轻轻颔首,心中已经做了决断:如果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