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1 欧洲会议(第1/2页)  文明争霸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来自东方的燕蛮正在将屠刀逼近伟大的欧罗巴,我们不能坐视他们继续壮大下去,应该援助正在抵御燕蛮的小亚细亚和阿拉伯人。”

    欧洲第一次外交大会上,刚独立没几年的伊斯坦布尔共和国正在慷慨激昂的陈诉着。

    此话一出,保加利亚共和国,塞尔维亚共和国,黑山共和国,罗马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希腊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共和国等等一众小国纷纷出言附和。

    如果知道这些小国所在位置,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何如此热衷于援助小亚细亚地区的军阀武装和阿拉伯人了。

    因为从地理上来看,燕国占领小亚细亚和阿拉伯半岛后,下一个目标必然是登陆伊斯坦布尔地区,然后整个巴尔干半岛都会笼罩在百万燕军的阴影当中。

    这些出声附和的国家虽多,但这帮共和国正规军的总和加在一起,都凑不出百万大军!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看书app,【\咪\咪\阅读\app\\】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他们能不怕么?

    最重要的是,这些国家还不像奥地利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等继承了老牌列强底子的大国。

    他们是要人口没人口,要工业没工业,明明是纯种的欧洲国家,却在技术壁垒不存在的欧洲愣是没能进入机枪时代……

    也就是说,他们还不具备量产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的能力。

    文明时代的进阶标志不是光凭仿造就可以,还要有能力大规模生产,建立流水线生产线,并且已经武装出一定比例正规军才可以踏入机枪时代。

    其实,机枪时代属于比较容易进入的时代,因为这个文明时代只有一个硬性指标,不像前面的工业时代那般,需要好几项指标才可以达成。

    这意味着,已经进入工业时代的燕国跨入机枪时代所需要的时间会更短,尤其是现在燕国已经缴获了数量不菲的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的前提下。

    可以说,燕国是踩在欧洲人的肩膀上,实现了科技***的传说。

    只是让欧洲各国无法理解的是,欧洲虽然有不少人才被燕国高薪挖走,但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来说,终归是少数。

    没有足够的工业人才,燕国怎么可能在那么短时间内完成文明时代的连续跳跃性进步呢?

    部分欧洲强国已经得知燕国中有超过百万的工业技师人才,但这恰恰是不合理的地方,那么多人才是不可能在几十年内培养出来的。

    更不用说这几十年燕国可不是单单升了一次级,总不能那些人才会随着燕国文明时代升级,脑子里凭空多出来相关技术储备吧。

    因此,欧洲强国一直无法理解燕国的人才是如何出现的。

    但事实已经摆在面前,大家没有功夫去分心这种问题,即便分心也不会有结果,燕国对那些技师人才保护的非常好,而且那些燕国技师人才似乎非常爱国,欧洲各国几乎都尝试过用燕国的方式高薪挖人。

    无一例外全部失败了,还反被那些燕国技师控告,导致欧洲好不容易安插在燕国的线人损失惨重。

    要知道,由于欧洲人种和燕国人种外貌上的巨大诧异,培养间谍的成本非常高,必须花费大代价去网罗燕人成为间谍。

    同样的道理,燕国锦衣卫在欧洲发展的间谍网络也一直不完善,能被金钱收买的白人大多数地位都很低,普通消息传递没问题,但高层的隐秘就别想了。

    在欧洲会议上的其他国家,对伊斯坦布尔为代表的主战派的叫嚣下,十分淡定。

    他们既不反对也不赞同。

    当然,口头上的支持还是有的。

    比如什么精神上的鼓励大法,对燕蛮的抗议谴责乃至辱骂层出不穷,各国外交大使对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