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九章 临行准备(第1/2页)  南北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日,苏淮回京了。

    他一回京城就连忙进了宫述职,那时早朝还未退,诸位大臣都亲耳听到了苏淮在金原的所做所为。

    萧景瑜离开金原时,金原还是一片混乱,许多百姓因为各自的利益闹了起来,宁王殿下辛苦维持的局面与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声望都被打破。

    苏淮留在金原,就是为了处理这些事情,所幸的是,苏淮处理的很好。

    听说是苏淮惩戒了几个谎报户籍人口的人,然后将银钱悉数发给了百姓,同时,又选了二三十个青壮年男子去押运货物,这货物,就是种子,但是路途遥远,甚为艰辛,初时并没有很多人愿意去,是苏淮告诉他们,想要活下去,不能只靠人救济,而是应该靠自己,只有自己有能力,才能生活的更好。

    攫欝攫。刚开始报名的人很少,后来人越来越多,直到凑够了人数,苏淮才告诉他们说,去押运货物是有工钱的,而货物也不需要出钱,这些,宁王殿下早就已经同商家商量好付过钱了。

    这时,百姓们才又想起宁王殿下的好来,宁王殿下不仅赈灾救民,惩治贪官,就连他们以后的退路都给他们找到了,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呢?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加入押运队伍,且不要工钱,因为当时有人说了:宁王殿下与我们非亲非故尚能如此做为,那我们为了自己的亲人,为何不能付出自己的劳力?

    人多了,力量便大了,苏淮还是付了工钱,但是到最后也只是选了七十人,这些人不止金原县的,还有周边县城的人,他们都愿意为了自己的亲人为了以后能更好的生活而付出。

    他们去押运货物了,留在当地的人们就开始除草翻地,只要种子一到,立刻就能播种。

    而在这期间,朝廷的救灾粮食所剩已经不多,最多只够吃半个月,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时间,没有粮食支撑他们根本活不到那个时候。

    这时,大家人心惶惶,却都不敢表露。

    有一天,苏淮喝醉了,偶然透露出宁王殿下已经在想办法筹粮,粮食因为灾荒而越发贵重,宁王殿下为了帮助金原和周边县城的百姓,掏空了家产,这才筹到了粮食。

    那天之后,就又有许多人说,宁王殿下为了他们倾尽所有,他们不能再给殿下添乱了,应该学着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让殿下减轻些压力。

    于是在金原县城,以福泰钱庄的掌柜为首,建立了自治会,由百姓推荐了十人做为会员。

    自治会意在新的县令未上任时,自治管理县内大小事务,而自治会里,另有一宁王派去的人帮忙决策与监督。

    粮食押运回来了,有自治会帮忙管理分送,而因为有宁王的人监督着,他们也不敢中饱私囊,就这样,金原和周围的几个县渐渐走上正轨。

    现在苏淮回京,算是完成了皇上给他的命令,后续只需要派个人去金原看着,等着王爷的粮食到那儿就行。

    陛下十分高兴,让苏淮赶紧休息,准备与叶将军和顾统领一起负责围场的安全事宜。

    苏淮哪里敢休息,明日就要出发了,他才刚回来,时间上根本来不及去准备什么,好在有安伯侯帮忙,这几日都是他和顾统领叶将军二人一起讨论布防事宜,事情已经做完,苏淮只需接管便好。

    叶寒枝听着小满从外面打听回来的消息,笑了笑。

    小满打听到的,只是别人看到的,听到的,事实上,萧景瑜的救灾粮食早就准备好了,而且,并没有花多少钱,那些引导百姓的声音,算是萧景瑜派人故意这么干的。

    什么自治会,分明就是萧景瑜的一言堂,自治会里的人讨论对策,觉得可行的,萧景瑜的人点个头,不可行的,萧景瑜的人改一改,绝没有人反对,可笑的是自治会里的那些人还以为是自己的决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