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寒冬(第1/2页)  春日迟迟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歌舞笙箫,日夜不停。

    红灯帐暖,浅情人不知。

    翘起的屋檐底下结了不少的冰柱子,是前日下的雨水,还没有滴干净,便结了起来。

    气温稍稍高了些,便滴吧滴吧的,像下起来了雨一样。

    今年的寒冬不知道为何,格外的长一些。

    即便是到了三月里来,海棠不见花开,燕儿不见飞回,冰雪也不见融,明明是春风了,还是吹得人瑟瑟发抖。

    红色的珠莎帘隔着屋子里的二个地界,一个夹着红色珠莎肆意被冷风吹着。

    一个摆着三个炭盆,暖意融融。

    顾晚娘在这般天气里弹着曲儿,手指头都得是冻僵了,一双玉手冻得和猪蹄子一样,满是红肿,再无当初的美感。

    即便是手指儿没了知觉,这曲却不能停。

    夜里了,更加的凉了,顾晚娘穿得单薄,抱着琵琶走在路上。

    即便是这如此热闹的烟花之地,也抵挡不了顾晚娘的心中的寒意。

    顾晚娘想起来了从前,那得是好几年前了,春日来的格外的早,连带着人心都是暖暖的。

    只可惜都回不去了……

    路的尽头,是一个狭窄黑暗的街道,四处乱窜的老鼠,与这长安城最贫苦的人们,一道蜗居在此。

    这是长安城的西街,一个上等人不会踏足的地方。

    这里常年夜里不见灯火,因为没人点的起灯来。

    这条街的更里面,是一个更加昏暗的巷子,这里面便是顾晚娘住的地方。

    可是不知为何,今日里,那条街道却是最亮的,隔得好远的都能瞧着。

    顾晚娘抱着琵琶走到门口,便是瞧见左右二列整整齐齐的官兵。

    进了门,是二列的丫鬟,穿着打扮颇为富贵,头上都戴着的珠钗,穿的也是上好的蜀绣。这浑身气度不像是丫鬟,更像是某个大户人家的小姐。

    一行人中,为首的是一个嬷嬷。

    这嬷嬷顾晚娘认识,姓张,是皇后长女,青城公主的教养嬷嬷,也是皇后娘娘的奶妈。

    顾晚娘一进屋子,便下意识的打量了一眼屋子里的别处。

    “顾姑娘不用看了,殿下不曾过来,世子爷也是。”

    顾晚娘毫无血色的脸,还是变了变。

    顾晚娘烧起来了火,道:“嬷嬷可是冷着了,也不知怎么的,都已经是三月了,还是如寒冬那般的冷。”

    张嬷嬷:“是啊,都到惊蛰日了。”

    顾晚娘的手终于在火下,有了点点的温度,也渐渐的恢复了知觉,慢慢的,感觉像是活了过来一样。

    木柴与火焰相互碰撞,烧出来滋滋滋的声音,随之而来的,是长久的寂静。

    “殿下昨日里生了个大胖小子,镇安侯府也算是后继有人了。世子见了开心,取了字叫做怀仁。”

    顾晚娘的动作微微停顿了一下,后道:“晚娘祝福殿下和世子爷。”

    “皇后听见了信,开心极了,叫皇上给镇安侯升了个爵,如今是镇安王府了。世子爷,也不是侯府世子,是王府世子了。”

    这话说的明明白白了,也无什么喜怒,似乎只是在轻飘飘和顾晚娘叙述一个简单的事情。

    顾晚娘含着笑,点了点头,世子爷步步高升,自然离不开尚了的公主。

    可是自己,自己怎么给的了程谕这些东西?程谕当年若是不走,大概现在还和自己一样,住在这个老鼠堆里,继续过着不见天日的日子罢。

    只不过,若是阿仁不死,大概如今早就学会认字念书了罢。

    顾晚娘又想起来那个活不过周岁的孩子,阿仁聪明,不过周岁就学会了叫母亲。顾晚娘想起来了阿仁那含糊不清的“母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