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左相的话很有道理(第1/3页)  如弈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该来的,总会来的。

    正如此时眼前坐着的这人,即使李箫数次拒绝过陈子夜的邀请,但他知道,只要自己还在京师,这人就不会放弃,就像是那个计划中的人一样,十几年来,还是没有放弃一般。

    只是李箫从未想过,陈子夜口中的于公竟然就是当年在楚家别院中的那些人中的一员。

    没错,李箫见过面前坐着的这人,只不过那个时候的李箫还是个刚满一岁的婴儿,但他就是记住了眼前这人,陈子夜时常挂在嘴里的,于公。

    怪不得他从不放弃邀请李箫前去见面,并不是因为公主的那一层微不足道的利益,而是他在邀请李箫,请李箫入局,加入到阵营之中。

    “都长这么大了。”于康之放下手中泛黄的书卷,拿起茶杯倒了一杯,递给李箫,接着说道:“喝杯茶,润润喉咙。”

    李箫接过茶杯,放在手上,下意识的看了一眼于康之身边的那本书,笑了笑,没有喝下。

    “是我唐突了。”于康之轻拍一下大腿,笑着说道:“我姓于,跟你父亲是故交,你叫我于叔就行。”

    李箫点点头,没有说话。他听楚逸提起过这人。

    此人姓于,名康之。确实是楚逸的故交,当然,最关键的是,于康之还是当年出现在楚家别院的人,更是当年第一个提出那个让李箫头疼的计划的人。

    “怎么了,自家人,这般的生分。”于康之倒了杯茶,停了片刻,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唉,也是,你来了京师这么久,还没好生跟你见面,你就出了这档子事,是于叔没能保护好你。”

    说着,于康之摇了摇头,将手中清茶一饮而尽。继续说道:“若是你出了什么事,我怎么跟你父亲交代。”

    看着于康之,李箫不知道面前这儿是不是真情流露,也没办法辨别。自己与他只是小时候的匆匆一面,并未深入了解过,楚逸更是随意提过几句。虽然于康之是计划中的一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好,但如今自己正处在风口浪尖上,无论是检察院还是东厂,或者是朝堂上的某些官员,他们都在时刻盯着自己。

    所以难保面前这人是不是冲着什么利益而来。而且文成街刺杀事件背后的真凶还不确定,他无法肯定于康之不是筹划文成街事件的人。

    可以说,如今的李箫不信任任何人,除了自己买来的小丫头,楚楚。

    “李箫并无大事,于叔不必自责。”李箫淡淡开口,不留痕迹的将茶杯放到一边。

    于康之没有意外李箫不喝茶,毕竟如今的李箫有这般警惕是好事。放下手中干净的茶杯,面色惭愧,开口说道:“此事也是我不好,那日未能尽快将万安寺前街的积水清理干净,导致贤侄你只能从荒无人烟的文成街回去,是我的错。”

    “嗯?”李箫抬起头,眯眼看着于康之。

    感受到李箫目光的于康之接着说道:“但贤侄你得谅解,虽然如今的我还是朝廷左丞相,明面上还管着工部,但实际……”

    说着,于康之无奈的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实际上,工部早已经落入姓石的那人手中,甚至连工部尚书都早已经是石家的人。”

    于康之也是无奈,虽然他是皇帝陛下亲自选的人,但实力实在是比不上石家,一是石家根基深厚,二则是因为姓石的那人早期有东厂的帮助,导致官员们不敢接近他。因此,饶是皇帝陛下有意扶持,也无能为力,白白将工部交到了石家手里。

    李箫往边上靠了靠,透过缝隙看着外边的人。

    按于康之所说的,他如今是昊国左丞相,本应该地位超然,但因斗不过右丞相,白白丢失了工部,这倒是右相一派权势打,怪不了别人。而且他所说的应该所言非虚。

    李箫了解过如今昊国的朝堂局势,右丞相石嵩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