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章剑、铸剑、剑招【4000字大章,5000推荐的加更送到!】(第1/3页)  霹雳之圣星之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慕凌锋翻遍【昊正五道】、【德风古道】以及【奕德熙天】所有藏书,其中只有儒门极元的记载,修炼之法以及创造原理却是一无所获,最后慕凌锋找到了皇儒无上。

    但是皇儒无上的回答却令慕凌锋失望无比,原来早在皇儒习武之前,儒门极元之法就在儒门之中失传了。而具体原因,连皇儒无上也不知晓。

    虽然皇儒无上此时内元远超所谓的极元,但是就是因为远超极元,随之而来的是慕凌锋看中的特性却无妨保存。

    极元拥有其他真元无法取代的特殊性,那就是融合性,极元与极元之间是可以无阻碍的相互融合。

    内元威力越是强大,其排他性越是严重,而极元却不是,修炼两种极元的两人,只要合修数日,即可将两人内元完美融合,使得自己实力大增。

    因为儒门极元之法失传,慕凌锋只能退而求其次,不在奢望成就三教极元,而是转为研究三教内元。

    慕凌锋以自己功体【圣蕴儒体】的特殊性,尝试将自己一身内元平分为三教真元,如此慕凌锋创出了自己第一个三教合招【儒挽天倾佛道同】。此招乃是依靠三教真元共同推动的一招,而威力不出慕凌锋的预料,同样的真元数量,【儒挽天倾佛道同】的威力却更胜三分。

    有此成果,慕凌锋的兴致更加高昂,但是三教内元叠加之招,极限也只能多增幅三成。

    于是慕凌锋开始从三教武学方面开始着手。

    儒门典籍包揽万物,不只是有儒门自家所学,佛、道方面也多有收藏,不过多为先天。”

    “在这七个层次之中,前两个层次——知止——是修身的基础,“知”是明白道理,是“止”的前提,是理悟,“止”指归宿、立场,将心依止于某一规范标准上,防非止恶,减少欲求,提高品德修养,增强定力,以获得心灵的清净与安宁。”

    “这些都是《大学》的理论,而探自谦必胜中的‘探’,是探查,试探,目的是观察对手,有探知之意,所以,知作为七个修证层次的起始,便是与‘探’有异曲同工之妙。”

    慕凌锋说完,凌绝顶拿起一旁的木剑递给慕凌锋道:“如此看来,你想将自谦拆分到中间几个修证层次里,最后化为必胜。不过看你也是草创,如今可有招式?”

    “有,知与止吾已钻研。”慕凌锋接过木剑,也明白凌绝顶的意思,“前辈,得罪了。”

    “潇湘问知!”

    慕凌锋运起自创之招,乃是结合儒家思想的“探”之道,木剑挥舞,百转千回,破空之声呼啸不觉,配合慕凌锋的身法,从各个方向进攻而去,乃是逼对方全力施为,从而让自身所学一一展现,被慕凌锋所探知。

    然而千剑过后,慕凌锋只感凌绝顶一身剑意深不可测,探而不能得,自身所学似乎难以逼出对方多少。

    所幸自身师从皇儒尊驾,慕凌锋也并非是只有剑法。

    “皇天之行!”

    久探不能试出深浅,慕凌锋剑式一变,在四个方向的疾速猛攻之后,幻化的四道影子在空中汇合为一体,慕凌锋饱提真元,施展皇儒尊驾成名之招,只见圣气灌入木剑之内,散发出金黄色的亮光,随后一剑击出,剑劲直催而下。

    凌绝顶见状,波澜不惊,右手剑指一点,虚晃一接,便将皇天之行招威引向它处,同时步伐一踏,左手同运剑指,“探”剑已出。

    凌绝顶首度进攻,“探”剑之招直慕凌锋,不过一剑,慕凌锋便难以招架,被迫转为自创剑法第二招——己心通止。

    “己心通止。”

    作为自谦的起手式,却并没有自谦的特点,知后而止,便是心中有规则,杀伐果断,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明心有度。

    慕凌锋运剑反击,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