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七七章 好戏开锣(第1/3页)  汉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一月初,长安落雪,见董府庭院。

    银粟压青竹,瓦檐滴水凝了石砖薄冰。四方亭挂草帘,亭间有碳炉,置木案,案上竹简一十三卷。

    时陈道人着黑色常服围炉而坐,董白着广袖白裙斜靠其胸膛,二者共观一书,听鼎中煮酒。

    “气化天地难道不是谶纬之说吗?自立根基,也有哗众取宠之嫌。”董白指着卷上文字,抬头静望道人侧脸,如此安宁时刻也属人生幸事。

    “白儿以偏概全了,读书怎能限于字理,亦要融会贯通。王仲任的《衡论》多受恒君山所影响,且与黄老之学一脉相承,岂能说自立根基,只是仲舒先生将儒门抬得过高,此书才会被世人所讥讽。”陈道好学,每遇新书必阅览揣度,从不言书籍优劣,乃纳百家之言。

    “吾不与汝做辩。”董白知陈道巧舌如簧,自己非是敌手,遂起身添碳斟酒。

    “白儿,蔡家小姐何时到来?”陈道抖落书卷,整理归案。

    “许是午后。”董白今晨邀约蔡琰过府一叙。

    陈道闻言点头,口出商量:“白儿,婚期只怕要拖到年尾了,这几日贫道要谋一事。”

    董白身形一顿,复而如常,只道了个“嗯”字。

    继,午后,陈道驾车引蔡琰前去牢狱。

    车行街面,陈道坐于辕座持鞭,蔡琰孤身在车中迎窗眺望,时偷看陈道背影。

    蔡美人心生唏嘘,眼前这身影是长安城乃至大汉朝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而她与陈道只有三面之缘:

    第一次是在蔡府,女儿家情窦初开,期许那文采人物。

    第二次是在牢狱,佳丽择偶,正直愁苦。

    而今是第三次,美人已变新寡,双方持礼避讳,以防非议。

    只叹人生起落,合着百年,不过朝夕之间。

    “先生与渭阳君的喜宴在何时?”

    “应在年尾,贫道近来朝事忙碌,无暇顾及私情。”陈道并未回头,声音亦朗朗。

    “先生与渭阳君是天作之合,定当偕老一生。”蔡琰给了一句祝福。

    “多谢!待日后若有空闲,定携董白去府上听琴。”

    “琰扫榻相迎。”

    遂,双方无话,半个时辰之后,见牢狱之中。

    “陈从事,我等兄弟皆在门外,若从事有吩咐,尽管高声召唤。”狱卒打开牢门,恭敬让出道路。

    “诸公辛苦,车前备了酒食,诸公只管饮乐。”

    陈道引蔡琰入门,蔡琰见了受尽苦难的父亲,一时失了控制,泪如涌泉:“父亲受苦了,女儿心痛难抑。”

    蔡邕身负镣铐,清瘦了许多,见了女儿笑若春风,扶手安慰:“琰儿莫哭,命中有劫,需从平常态。”

    “伯喈公在上,受学生一拜。”陈道看着这位暮年老者多有钦佩,这世间愿意效仿司马子长受极刑写史书的,唯此一人。

    “仲定归朝,汉中战况如何?”蔡邕先不诉苦情,直言问国家大事。

    “征西将军已取汉中,伯喈公莫要忧心了。”陈为公拱手作揖道。

    “如此甚好,甚好!兴朝有望矣。”蔡邕欣慰点头,欲要抬手,又急切掩藏镣铐上的血迹。

    “伯喈公,贫道今日便放你回府,望公日后谨言慎行。”陈道召来狱卒为蔡邕解除镣铐。

    蔡邕大喜道:“老夫就知陛下是大度之人,老夫日后再也不赴那龌龊酒宴。”

    “伯喈公,请!”陈道侧身躬立。

    蔡琰扶蔡邕缓步出狱,行至一半,蔡邕突兀停了脚步,折返至陈道面前:“仲定,陛下的旨意在何处?”

    蔡邕精明,还是注意到了陈道的言辞,继而陈道摇头:“伯喈公并无大错,贫道亦可放公离去,不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