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六七章 董卓后人(第1/2页)  汉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来者可是伯宁公?”

    张府一行一路周张,到长安城下却没了拥堵,除来往乡民外,只见两位黑衣文士。

    “劳烦季珪了!”张世平众人下马见礼。

    “伯宁公不必见外,琰翘盼已久。”张世平虽与崔琰为同辈,但张世平年长,且与崔父相交甚笃,崔琰在此人面前可不敢托大。

    “敢问这位是?”张世平相问崔琰身旁文士。

    “景桓旧吏,陈道至交好友,荀彧荀文若。”崔琰指引介绍,荀彧躬身行礼。

    “文若快快请起。”张世平招来卢亭,司马懿向二人介绍:“这位是卢公之子亭,从旁为京兆尹二子司马仲达。”

    “拜见崔尚书,荀尚书。”卢亭二人踏步上前,做的恭顺,在他们面前的可是景桓党中干,汉帝的肱骨。

    “诸位快快请进!先去府上落座。”

    崔琰引众人入城,卢亭先行辞别,去拜会皇甫嵩,时荀彧与司马懿伴行后方。司马懿对这位王佐之才颇感兴趣,不经意间打量数眼。

    “司马公与令兄彧都见过,尤其是令兄在河东助徐将军大破白波军,才情上佳。”荀彧见司马懿想与他攀谈,便率先开口。

    “多谢荀尚书夸赞,懿年幼不懂礼数,望尚书莫怪。”司马懿讪笑致歉。

    “莫要拘束,汝也是来参加为公先生的婚喜吗?”荀彧久闻司马府家风极严,如今一见名不虚传。

    “懿数年前与陈道人有一面之缘,想不到道人今日已贵为皇帝从事。”司马懿居司隶,消息自然灵通,且张世平能来参加其喜宴,可见道人分量。

    “听汝之语气,似乎对为公先生印象不佳?”荀彧摇头一笑道。

    “不敢,只是道人之前留的都是恶名,世人评说罢了。”司马懿只知陈道人有些许口才,未曾想他能一步登天。

    “世间事绝非偶然,日后汝便知道了。”荀彧对司马懿的年少沉稳颇为欣赏,但也只是停留于表象,不愿与之细谈,快步追上崔,张二人…………

    “什么!这不孝子要与董家结亲?怪不得他在信文中左右遮掩,此事吾绝不同意。”张世平向来是直爽性格,当街脱口骂董卓,不愿张府粘上董家的泥渍,被世人诟病。

    “伯宁公息怒,男女之事,两厢情愿,且三辅军政复杂,非一两句可说清。”崔琰早就料到这个结果,出言做劝阻。

    “夫君,要不先去董府瞧看?”苏氏细声开口,张安自幼由她哺育成长,心中不愿张世平当着外人面数落张安。

    “哼!季珪,引路去董府!”张世平此生性格如一,做买卖但求公正,做人也光明磊落。

    “这……”崔琰生怕坏了陈道姻缘,久久不愿答应。

    “崔家四郎放心,我家夫君虽口直心快,但绝非莽撞之人,且引路吧!”苏氏也想见一见张安挑选的新妇。

    “也罢!伯宁公随我来。”崔琰无奈点头道。

    一个时辰后,见董府门外。瓦生青苔,阶前多尘,只一老门吏在府外沐阳。

    “这就是董府?怎如此破败?”张世平面色更加不悦。

    “夫君何时也变得这般世俗?张家迎新妇又不住在这院落中,日后两家若成,夫君岂能少了帮衬?”苏氏怒目怪道。

    “夫人,不是……”

    “夫君,行儿都已有家室,仲定且长行儿数月,若为薄名断婚缘,夫君何故来长安?”

    张世平低头无话,遂崔琰上前应门。司马懿此时仍跟在荀彧身后,众人的对白他听得一清二楚。

    陈道,张安这两个名字逐渐契合在一起,司马懿难以置信,至少在他的意识中张安不应该是陈道那个样子。

    “仲达,你为何如此面红?”

    “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