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八章 洛阳纸贵(第3/4页)  汉末纵横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蔡大家何至于如此谦虚,吕公明固然有才,但是才学又不仅仅是表现在诗赋上的,辩经,书法,诗赋,品德....每一样,蔡大家都是当世顶尖,如今洛阳之中,唯蔡大家乃是执牛耳者,十三州之中,恐怕也只有经神能够与蔡大家媲美。”

    “我何至于能够与经神比拟。”

    话虽如此,但是被人恭维的感觉,总是很好的。

    蔡邕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吕公明写了一百多首诗,既然诗赋诗赋,除了诗之外,肯定是要有文赋的,吕公明与我两篇文赋。”

    两篇文赋?

    短诗朗朗上口,在吕煜手中,区区数十个字,愣是被他玩出花来了。

    现在这文赋...

    又得是什么水平?

    当下,伊阙诗会的到场士子,一个个都对吕煜的诗赋好奇起来了。

    濮阳闿与荀爽等人亦是如此。

    他们见过吕煜的诗了。

    非常惊艳。

    但是...

    诗之外,可有文赋?

    诗很短,可能不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水平。

    但是文赋很长,这就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水平了。

    “此二赋其一名为《阿房宫赋》,其二名为《六国论》。”

    阿房宫赋?

    六国论?

    只是听着文赋的名字,便知晓是借古讽今的了。

    “还请蔡大家快快诵读出来。”

    蔡邕这下子是真的不拖泥带水了。

    让侍女将他早就写好的丝帛摊开,他抑扬顿挫的声音也随之而起。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仅仅是开头,便是气势十足!

    原本吕煜还打算将滕王阁序也借过来的。

    毕竟滕王阁序的逼格实在是太高了。

    只可惜...

    现在根本没有滕王阁这种东西,自然也就没有滕王阁前的聚会了。

    不过...

    阿房宫赋与六国论,其实也是不差多少的。

    阿房宫赋数百言,蔡邕花了许久才念完。

    之后,他刚准备念六国论,不想濮阳闿却是站出来了。

    “吕煜的阿房宫赋,写的实在是太好了,前面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便写出阿房宫之盛大。

    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之广,“隔离天日”,状其楼阁之高;“骊山”两句,写其倚山傍水,气势非凡。

    吕煜工笔重彩,精描细绘。先写重搂叠阁、长廊高檐,不计其数;再以长桥如龙、复道似虹映衬宫宇之宏伟、楼阁之高大。上面所述,写的还只是建筑之外观。接着,吕煜的笔触,又深入建筑内部......

    方奇极丽,至矣尽矣,都是一篇最清出文字。文章至此心枯血竭矣。逐字细细读之。”

    不仅是濮阳闿动容,荀爽也是起身来说话了。

    “此等题目,止要形容得壮丽无比,亏他起手单刀直入,慢把阿房宫点出,不用闲话,遂趁笔写得如此高大。

    若徒然高大,何足为奇,乃其中之结构处,则有楼阁,其多已如彼,空阔处,则有长桥复道其雄又如此。

    抑何如壮留也。

    然宫言中无可为乐,亦觉减价,乃稽歌舞之人,皆合六国之殊色,接应不暇,即有可为乐矣。

    使奇珍不列于前,本非全美,乃稽其充牣之宝,皆兼六国之后积,视犹龚壤。

    则阿房旷古无比也,岂不信哉!

    但其并作,非出鬼输神运,皆竭民之财力而为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