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章 我要图册(第1/3页)  金匮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徐咏之见到卢多逊的第一面,就没法喜欢他。

    这个人长了一张轻率而聪明的脸,招风耳朵,微微露出的门牙,眼睛亮晶晶的。

    也难怪,卢多逊是天生神童,显德元年恩科的进士,中进士那一年才二十岁。

    虽然人们也往往用徐咏之二十二岁建节来说事,宋初的武官也确实还是受人尊重的职业,但是文武毕竟不同。

    不过卢多逊还有一点看得上徐矜的地方,首先就是颜氏公羊的传人这个身份。

    其次,卢多逊的考官是王溥大人,从这点看,他和徐咏之算得上是师兄弟。

    “老弟,哥哥有一件事,你别不爱听。”卢多逊对徐咏之说。

    这种话说出来,一定让人不爱听。

    “我这个人虽然是念书人,但是说话特别直。”

    意思就是没把你放在眼里。

    “咏之兄弟,”卢多逊说,“这次去南唐,我们一定要建一个奇世大功!”

    这话徐咏之觉得太有意思了。

    首先,“咏之兄弟”这种称呼,就不是一个工作上的称呼——正确的称呼应该是“太尉”或者“节度使”,而徐咏之称呼卢多逊“学士”。

    作为出使去打探军情,一直都是赵匡胤的风格,徐咏之当年,就曾经在山西大显神威,直接促使了李守节归顺朝廷。

    但这类事情,最重要的就是一件事“随机应变”。

    是如果像卢多逊一样,早早就憋着去建立不世之功,只怕是要吃苦头的。

    “多逊兄有什么计划吗?”徐咏之问道。

    “我准备李煜要江南的户籍图册。”卢多逊说。

    徐咏之沉默不语,卢多逊胆子也太大了。

    户籍图册这东西,在古代就是执政的必需品。

    一块土地上有多少人口、多少地、你不知道就没法征税,而大周和大宋之所以能够稳定地输出兵力,并不是因为士兵凶猛,而是因为能够集中更多的钱财,调动更多的人。

    当年刘邦带兵攻入关中,所有的将领都忙着抢钱,萧何就带人去拿了秦朝的图册,领土、人口、田地和赋税,从此就都在刘邦的掌握当中,如果这些东西一把火烧掉了,那重建可能就要多耗费十年,而且可能会引发各种冲突,调查土地和人口的费用也会很高。

    “李煜看得懂这件事,多逊兄,是不是太冒进了一点。”徐咏之说。

    “咏之,”卢多逊说,“过去可能是这样,自从大周后和韩熙载死了之后,李煜每天就在和小周后调音饮酒,今天的江南,可是和十年前大不一样了。”

    “现在朝中谁在管事?”徐咏之问。

    “徐铉大人是吏部尚书。”卢多逊说。

    南唐确实悬了。

    徐咏之想到徐铉大人那副毫无担当的样子,头都疼了。

    徐铉大人是最不分好赖人的这么一位,居然执掌吏部,剩下的局面可想而知。

    “多逊兄不要冒进,我们还是先完成出使的任务,”徐咏之说,“官家跟我也说过,还是要留神李连翘。”

    “李连翘?”卢多逊哈哈大笑,“兄弟啊,你怎么还是停留在十年前的时候?”

    “这是江南国最危险的女人。”徐咏之说。

    “是,但是她已经十年没有出现了,你难道不知道吗?”卢多逊的强调当中,有一点戏谑。

    “这人真是一个妄人,”徐咏之暗暗想到,“我岂止知道,我还是亲历者呢,所以我才知道李连翘一定会回来。”

    徐咏之昨天晚上见到赵光义的时候,赵光义又是送礼,又是示好,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赵光义要徐咏之保全李家的人,这显然不是赵光义本身的爱好,他和李煜没有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