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四章 人生赢家(第1/3页)  金匮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来召段美美和夏小贵进宫的人,正是徐咏之的干妹夫、内侍行首张德钧。

    张德钧是这几年最大的赢家。

    他改了名字,现下叫做王继恩。

    姓都改了。

    其实也不算改,这是恢复本性。

    他从小家里贫困,跟着母亲改嫁到张家,张家的继父,自然关注自己的孩子多一点。

    你不能指望一个三家村的庄稼汉像曹操那样,对妻妾和前夫的儿子都着力培养。

    这孩子长大后,没房子,也没有地。

    这种小孩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去汴梁这样的大都市寻找机会。

    今天我们总觉得去大都市是实现梦想,是想要有所作为,并没有,张德钧就是想要讨个生活。

    幸好张德钧长得非常结实,在路边想要投军,结果就来了一队盔明甲亮的人。

    “长得挺高……”

    “身子也结实……”

    “愿意加入我们吗?”

    “一个月五贯,吃住穿都包了。”

    今天找工作也是一样,这么好的条件,你就得问问工作内容,张德钧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当兵嘛,无非是苦一点,还能怎么样。

    进去军营就后悔了,四个人把他抬到一张土炕上。

    手起刀落,张德钧从此做了公公。

    这是柴荣的宦官亲卫,所以这里的宦官其实都是赳赳武夫,哦,不,赳赳武公。

    柴荣厌恶那种尖锐的太监嗓音,所以他身边的宦官,大多数都是十六七岁之后才去势的,他们要强壮得多。

    这个传统被大宋继承了,一直到北宋末年,宦官都是以强壮尚武为荣,比如领军进攻辽国的童贯。

    张德钧在徐咏之失踪之后,跟赵匡胤就提了请求,希望恢复自己的本姓,赵匡胤想到张德钧和徐咏之曾经在山西一起出生入死,答应得很爽快。

    张德钧就把名字改成了王继恩。

    王公公很快就打响了自己的新名号。

    徐咏之失踪后的第二年冬天,朝廷决定征讨蜀,孟昶闭关抗拒宋军。

    赵匡胤知道段美美在渝州待过,就问她进军的法子,段美美推举了清江水军进攻的法子,赵匡胤采纳了,就命令李守节和王继恩带着徐咏之的队伍,配属在王全斌之下。

    段美美回来,问了问李嗣归,他此时已经从潭州代理知州的位置上调回汴京,仍然在军中和李守节领兵。

    李嗣归听完,对段美美解释道:“官家应该是好心。”

    “王公公这个人,当年相公在的时候,恐怕还震慑得住他,现在就难说了,他是个要立功的人,我就怕他夺权,这支兵姓不姓徐,我不在乎,但是我们山字堂和弓箭社这么多人都在军中听令,倘若他行使乱令,造成损伤,就麻烦了,我们要保全这几万儿郎,等相公回来。”段美美说。

    “夫人不用担心,”李嗣归说,“王继恩指挥不动这支禁军,这支兵虽然是李得臣来管,但其实是天子直接下令,官家派一个内侍在这里,说到底是防着王全斌。”

    段美美点点头,王全斌是抢功的行家,让徐矜的兵去做炮灰,是他的风格。

    “官家安排自己的内侍在这,王全斌就不敢让咱们的儿郎去无辜送死,官家是圣明的。”

    征讨后蜀的那一年,王全斌势如破竹,李守节带兵攻进了成都,后蜀皇帝孟昶开城投降。

    以往的经验,到这里战事就结束了,可惜不是。

    和山西、扬州和两湖都不同,老成的大将都不在了。

    慕容延钊在徐咏之失踪的那年病重死了。

    李处耘因为和老慕容的冲突,被贬了。

    倘若是徐咏之进成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