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87 国家奖学金,冲鸭! 下(求订阅)(第1/2页)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既然绩点和操行品德都拉不开差距,那博士生们最后拼刺刀的地方,就落在了科研工作这里。

    这也是研究生评奖和本科生评奖时最大的不同,本科生的时候可没有文章这个硬指标,大家都是靠参加学生工作、各种活动、冲绩点来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分值差距。

    科研工作,首先是对所有学生的个人学术成果进行初步的分数核算,这个时候是没有分数上限的,按照学术成果的数量累加。

    sci一区文章计70分,sci二区计40分,sci三区计30分,sci四区计20分。

    攫欝攫。ei文章,计15分,国外非sci期刊学术文章,计3分。

    国内中文权威杂志文章,计13分,国内核心期刊文章,计10分,国内一般期刊学术文章,计3分,学术会议文章计2分。

    国内专利申请受理2分,获得授权按sci四区计算;

    国际专利申请受理10分,获得授权按sci一区计算;专利受理只计第一位学生发明人。

    这里的分数是总分值,比如sci一区文章,五位作者或以上作者,那么一作56分,二作5分,三作4分,四作3分,五作2分,而且哪怕其他作者不参与评奖,对应的分数也会被分掉。

    其他文章的情况也类似,会根据不同作者数量进行分数分配,比如sci四区,两个或以上作者,一作18分,二作2分。

    另外,导师如果是一作,那么将视为零作,二作就变成了一作,共一的话,分数按照共一作者个数平分。

    总体来看,sci文章分数的权重最高,哪怕是四区都有20分,专利、国内期刊的权重就很低了。

    最后,当每个人把个人学术成果的分数初步核算完之后,将会按照年级统一进行归一化处理。

    也就是把该年级学术成果最高分设为满分,其他人的得分将按照比例换算。

    许秋算了下自己的分数,分数应该在500分左右……

    500分,这是什么概念呢?

    博三年级,每年有实力冲国奖的博士生,比例大约占比15%,工作差不多是两篇sci一区,一篇二区,或者一篇一区,两篇二区的样子,换算过来就是100分出头,不到150分。

    另外,占比35%的博士生,能发一些小文章,估计就只有一篇sci二区或者两篇三区的样子,不到50分。

    剩下的50%博士生,只能发中文期刊,或者只能混到二作三作,甚至干脆发不了文章的人,那分数就更低了,约等于0。

    也就是说,如果许秋是500分折算为50分,其他有望评上国奖的人就只有15分,绝大多数人只有0-5分。

    这就形成了“一超n弱”的格局,导致其他人在科研工作的分差比绩点和操行品德还低,只能菜鸡互啄。

    此时的许秋,突然get到了学姐们的点,明白了她们之前说话的含义。

    厺厽 追书看 zhuishukan.com 厺厽。他要是去博士班里一搅和,那就全乱套了。

    影响最大的不是那些能评上国奖的人,许秋过来不过是分了一个国奖名额罢了,只要他们本身的文章够多,该拿的奖还是能拿。

    巘戅追书看戅。而那些发了类似两篇二区一篇三区这样,本来有望评冠名奖学金的人,如果绩点或者“操行品德”拖了后腿,最后没评上,那就比较惨了。

    或许真出现这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