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1 阴差阳错(求订阅)(第2/4页)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件,再加上实验数据是会波动的,必须大量的数据才能确认最优条件,实验的时间成本非常高,。

    另一方面,传输层对于器件性能的影响不大,确立了一组通用条件后,可能无法在所有体系中发挥100%的效果,但在大多数体系下都能够稳定发挥95%以上的效果,这便足够了,不需要每换一个体系就重新摸索一遍。

    但许秋有模拟实验室ii,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数十台蒸镀机器同时工作,完全可以一波就把条件给摸索清楚,而且还不会花费太多的系统积分。

    之前没想到这一点,主要原因是开启模拟实验室ii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许秋都没有做器件优化工作,此外也是受了思维定势的影响。

    现在思路打开了,许秋瞬间发散思维,想到了很多点子:

    比如,除了三氧化钼的膜厚优化外,氧化锌的制备条件也可以摸索一番,包括膜厚、退火温度、退火时间以及其他制备工艺。

    再比如,可以试一试正结构的器件,虽然大多数情况倒结构的性能更佳,而且许秋经过长期的实验也已经习惯采用倒结构器件,制备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一些,但不排除有例外出现的可能性。

    此外,还有其他科研工作者开发出的一些新型传输层材料,比如pfn、pdin,已经商用化了,而且也不贵,可以找深城那家光电材料公司购买一些。

    金属电极的膜厚倒是不用优化,因为只要膜厚超过一定阈值,确保器件不发生断路,具体厚度并不重要,哪怕蒸镀到1000纳米厚,和100纳米厚也没什么差别,反而可能因为电阻增大了10倍,导致效率降低了0.01%也不是没可能。

    当然,电极种类还是要考虑的,常用三种电极,金、银、铝的功函数各不相同。

    不过,有之前pce11时期的探索经验,这方面许秋已经摸索过了,当前体系下最佳的电极是银。

    基于这些思路,许秋给模拟实验人员下达了指令:

    以现有最优实验条件为基准,优化两种3d-pdi系列电池器件的加工工艺,第一优先级是调控三氧化钼的膜厚,第二优先级是调控氧化锌制备条件,第三优先级是正结构器件的尝试,第四优先级是是引入新型传输层材料。

    “总的来说,这次算的上是阴差阳错,经过连续三天的实操,之前的一闪而逝的灵感没抓到,反而产生新的实验灵感。”许秋自我总结,随后感慨道:

    “就是积分消耗有点快啊,每周3000进账,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好在之前有先见之明积攒了不少,暂时还算够用,希望下次权限提升,能够弥补吧。”

    ……

    周三晚上。

    因为魏兴思这周四要出国,所以这些天他还是比较忙的,在周一组会后他就基本没怎么管实验室了,一直在忙自己的事情。

    现在终于准备妥当,空闲下来,便打算和学生们谈谈心,了解下最近的实验进展。

    第一个被点名的是吴菲菲,不过她进去218没多久,大约三分钟后,便从办公室里出来了。

    “许秋,魏老师找你。”吴菲菲说道,表情看着还挺开心的。

    “好。”许秋点头回应,今天的实验已经完成,也没什么事情干,此时正在看文献,试图从中找点灵感出来。

    听到魏老师的召唤指令后,许秋当即放下文献,起身前往218,只是他微微诧异排序,一般第二个是段云才对,不过这也不重要就是了。

    “实验怎么样?”魏老师坐在办公桌前,身体靠在转椅靠背上,似乎有些疲惫,懒洋洋道。

    “这周连续做了三批器件,基于我的三代8系列以及韩嘉莹的二代b4t系列3d-pdi,目前最高效率……”许秋斟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