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拜访老师(第1/3页)  国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大城市逛了一大圈,周建国算是明白了为何大家都想回到沪江过年。山里找不到花钱的地方,而这里却是钱不够花,物资文化生活相比之下实在太过丰富。

    “三、二、一!”

    对着镜头露出笑容,灯光一闪,一家三口终于拍出了第一张全家福照片。

    在八零一一厂军工厂,相机是敏感物件,尤其拍照片容易被认为泄密行为,因此大家都没有拍照的习惯。

    可一旦回到沪江,这样的禁令就无形之中消失,再加上周建国钱包也算宽裕,就带着妻儿一起到照相馆拍照留念。

    “爸爸,我们刚才是在拍电影吗?”

    在周逸的世界之中,电影是最熟悉的物件,他习惯用其来充当参照物。

    “我们是在拍摄照片,但原理上跟电影类似,就是用光学反应将景物保存到机器之中,然后再冲印出来放映。

    我们人类跟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会使用工具,可以用工具来创造出许多神奇好玩的东西。

    所以一个人的强大,在这里,也在这里!”

    要说周建国在儿子教育上最大的影响,就是他总会耐心地用科学知识解答周逸的问题,这一点连妻子都无法做到。他在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先用手指了指脑袋,然后又点了点胸口。

    “同志,您是大学生吧?刚才这番话说得真有水平,就连我听了都受到教育。”

    原本默不作声的国营照相馆摄影师,伸出大拇指夸赞。

    “哈哈,献丑了,我是65届的本科生,刚才只是一时感悟罢了。”

    能在妻儿面前得到其他人的当面夸奖,周建国顿时感觉精神通透。

    今天除了照全家福之外,周建国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办。

    一家三口再次来到复旦大学,不过这次没有进入校园,而是走进了距离学校不足百米的一处教师家属楼。

    谢依德一家就居住在此,自从在报纸上得知老师得以恢复工作,周建国就打定主意回沪的话一定要前来拜访。

    首先看看老师,其次他有几个技术难题想向对方请教。

    按理说,从小到大教过周建国的老师有数十个,但令他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谢依德了。

    一是留学归来的老师教会了他用全方位的视角来学习;第二就是当初他做实验闯祸是谢依德将他保了下来;三嘛就是对方学术扎实,又是麻省理工的博士,属于他们这一届的女神级人物,被誉为中国半导体之母。

    “笃笃——”

    周建国用手轻轻敲门,在大一时他跟同学们常会来此做客,对这里环境很熟悉。

    “谁呀?”

    过了一小会,里面传出了应答声,紧接着大门打开,谢依德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谢老师,我是65届的周建国,3年前我们在校园内见过,好不容易回沪江一趟今天特意来看看您。”

    周建国热情地自我介绍道。

    “哦,我记得你,就是‘天上那颗最亮的星星’那个!

    快进来坐吧——”

    咋一看眼前之人挺眼熟,待其一介绍,谢依德就回想起是谁,赶紧将人迎进门。

    “小逸?”

    周建国低头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儿子,轻声喊了一句。

    “奶奶好!”

    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周逸还是认认真真叫人。

    “哎——小朋友,你也好呀。”

    谢依德很高兴地摸了摸周逸的小脑袋后回答。

    “爷爷好!”

    走进门发现客厅上还站在一位老人,周逸这次不用父亲提醒,直接问候。

    “这位小朋友真有礼貌,来,吃不吃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